在辽宽、广茂的中华大地上,自古以来,家必有谱,族必有祠,宗祠是一个姓氏宗族神圣的殿堂,那是供奉着历代祖先神灵牌位。每年都要在宗祠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同时也是执行家法族规的威严肃穆之地,所有宗族的重大事务都在宗祠进行。凌氏宗祠座落于西林街道凌家村委,凌家塘村中,紧靠常金路傍,坐北朝南,是一座前后二廗中间…
地处溧阳市埭头镇的史侯庙,是史姓家族一世祖史崇的墓地和祠堂。史侯祠,始建于东汉初年,是为纪念溧阳侯史崇而建,距今已近两千年。说到史崇,就不得不说到史姓。据《史记》论证,史氏起源至今已经3000多年。《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史氏,出自周太史令史佚之后,子孙以官为姓。” 史氏因之而得姓。关于史姓的“史”…
恽氏始祖讳子冬字贞道,生于汉永光辛巳(公元前40年),卒于汉建武戊子(公元28年)八月八日,汉平帝时为梁王左相,因不合而隐处毗陵之千秋乡(今常州新北区孟河镇),卒后葬于常州江边黄山之麓而建祠于岭。贞道公生平事迹及生卒葬俱载汉司空东武伏恭志铭中,“其文简宕,非汉以后人语”。谱亦载,贞道公“葬黄山之南谷穴,巳亥偏向…
2011年12月22日冬至日,无锡洛社马盘顾氏宗祠隆重举行祭祖仪式。顾氏宗祠重修2009年冬至首次祭祖念佛,至今已是第三年。一大早,顾氏族人就从各地纷纷赶来祭祖,近千名自发而来念佛的妇女和老太坐满了宗祠内外,虔诚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笑谈欣逢盛世、生活小康、社会和谐、安居乐业。整个祭祖念佛活动由顾氏燕翼堂管理委…
惠山古镇顾洞阳先生祠,旧有“两朝忠节”匾额一块,但解放后不知去向。市民陈瑞昌、王湘琴夫妇将一块精心珍藏的旧木匾额无偿捐赠给惠山古镇办,这块匾额正是顾洞阳先生祠失踪半个多世纪的匾额。热心市民无私捐出“两朝忠节”匾额位于惠山古镇下河塘的顾洞阳先生祠,祀主顾可久( 1458-1561),字与新,号洞阳,无锡人。明正德九…
铜坑由光福绕邓尉山西行,两旁林木苍翠,奇石兀立。时值梅花盛开的季节,阵阵清香若有若无地袭来,令人情不自禁地引颈翕鼻。蓦然间几个字映人眼帘——香雪海,呵!这就是名扬四海的赏梅胜地。经人指路,几分钟后我们就找到了铜坑祖地。据硕放旺二房桥顾介祥主编的《族谱与村情》中介绍,他曾去铜坑拜访过年届八旬的宗亲介福老…
市民朱荣兴原来居住于安镇,在迁居到羊尖镇的过程中,发现家传的两样清代老物件,这引起了他的兴趣。据家谱记载,朱荣兴是朱熹紫阳朱氏的后人,而朱氏宗祠——-白丹山紫阳宗祠在如今的安镇白丹山下,仍留有遗址。在锡山区羊尖镇朱荣兴家里,摆放着一块老石梁,刻有“重建鲇鱼塘”字样。老朱原来住的村叫年余村,后因老宅拆迁…
锡城西郊的惠山别名九龙山,龙山梢末过皇陵道,便是钱桥。宋人杨万里赞曰:惠山分明龙样活,玉脊琼腰百折回。宋末元初,著名文字训话学家江东孔子顾野王二十四世孙顾得深为避祸乱,从苏州举家迁徙龙山梢末,成为钱桥地区开户第一家。因一路牵一骡,推一车,在一古城遗址定居,所以新筑的庄园便名号“骡门居”,今演变为顾…
无锡,座落在长江三角洲的惠泉山麓、太湖之滨,镶嵌在古运河畔。南为太湖环抱,北有长江流过,有着优越的地理区位,丰富的自然禀赋,深厚的文化底蕴,秀美的人文环境。早在战国时代,就以采锡冶炼业闻名于世。长期以来被称之为繁华的“望县”、“壮县”。明代,借水利交通之便成为全国有名的“米码头”,我国四大米市之一。至…
顾氏家谱概况顾氏古谱多为同源谱,这些古谱构成顾氏谱系,是我国历史最久的姓氏谱系之一。《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国家档案局二外等,中华书局,1997)收录顾氏家谱名录七十九份。《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收入该馆当时馆藏顾氏家谱六十四份。《中国家谱目录》(山西社会科学院家谱中心,山西人民出版…
Copyright © 清砚谱社 备案号:苏ICP备15057863号-2
技术支持:认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