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宜兴滆湖之滨的官林镇南庄村,60多位储氏族人代表欢聚一堂,参加储氏宗祠修复落成暨颁谱庆典活动。笔者从宜兴有关方面了解到,近年来,宜兴民间掀起了一股修谱热,蒋氏、史氏、岳氏、储氏等纷纷重修或者续修家谱,引发了一波寻根祭祖热潮,回图村蒋家祠堂等一批宗族祠堂修葺一新,昔日冷冷清清的宗族祠堂如今变得热闹起…
杜南垞,位于今无锡市南长区定胜桥贺弄。杜氏宗祠位于今南长街270号弄内,属定胜桥沿河,原南长街小学分部。杜南垞杜氏为七百余年前杜甫后人,从河南迁徙毗陵(常州)白塔塘桥(遥观镇)明代嘉隆年间(1522-1572),有叔侄二人来锡城南定胜桥经营火砻谋生(火砻:古代的砻坊。所在古名火弄,即今之贺弄。当地人至今读贺为hu)。到清代…
编修家谱,在一般人看来,这都是男人的事。可是在今天,却成了女士自己的事。江阴璜村的吴菊英,亲自主持了一个大支的续修家谱。更有妻子为已故丈夫续修家谱的事,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可是在今天,我就亲身经历着这样一件事。一天,好友苏茂伦来电话告诉我,有一位张女士要为已故丈夫续修家谱,并询问我有没有时间。我已为好几…
据东方报报道,8月底,香港《大公报》披露河南邓州发现《关氏家谱》,引起各方关注。早在8月30日,记者前往邓州就《关氏家谱》采访了有关知情人。[16年前征集自乡民手中]刚刚退休的邓州市档案馆主任刘殿信是这份家谱的发现者,1990年夏季的一天,他翻看《南阳日报》时,获知邓县构林镇发现“奇书”――一份家谱。但时隔两年后…
欧阳里诸氏宗祠(敦睦堂)位于常州东门外三十余里的武进横林镇诸家村东北角,座北朝南,背靠曾经是横林与崔桥的界河,它的东面是占地十余亩的最乐园池,南临新建的武青公路,西边是一片葱绿的宗祠绿化带,占地有三亩。整座宗祠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广场约240平方米。宗祠为四合院建筑,明清风格。宗祠园圃遍植20余种花木,一派郁…
在常州,人文荟萃的青果巷西段,原来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弄名叫太初庵,知道它的人并不太多。它南通青果巷,北连小马园巷,全长不到五十米。在1995年青果巷西段拆迁的时候,它被拆除了,从此太初庵的地名不再存在,淹没在南大街的步行街里,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记得从青果巷走进太初庵,首先是一片开阔的空地,空地一角,有…
一、人文远祖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君少典之子。黄帝战胜炎帝,杀蚩尤,统一中国。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十四个,正妃嫘祖生二子,长玄嚣,次昌意。昌意娶蜀山女,生高阳,高阳有圣德。黄帝崩,高阳立,是为颛顼帝。颛顼崩,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火…
今年五月,丹阳翼网、丹阳新闻网,一位叫“管老爷子”的网民,发贴给管氏宗亲,要求丹阳管氏联谊,并准备续修丹阳管氏宗谱。今年七月,丹阳管氏一行十二人,在管山村辈份最高的管金保带领下,前往山东临淄,带着丹阳管氏宗谱,参加全国性的管氏宗亲联谊活动,丹阳管氏宗谱是唯一最完整的宗谱,也成为到会宗亲争相传阅的亮点。…
寻根溯源,尊祖敬宗,本是修谱的宗旨之一。我根据老谱中的《源流备考》及有关《序》、《传》,并查阅了相关历史资料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诠释我们常州高荡高氏的源流。[高姓起源] 经考证,高姓源于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因此以姜为姓。传至西周时有姜太公者,名尚,字子牙,吕氏,又一名望,尊称太公望;因辅佐…
寻根问祖,缅怀先祖,这是人之常情。人虽有聪明愚笨之别,但如我愚笨者,寻根问祖之兴趣或傻情,却始终不弃。少年时就隐隐约约听说我们是李纲的后代。记得五、六岁时,夜晚,几只汽油灯照得屋舍、场地通明,说是族里办“上谱公吃”宴会。大人们忙里忙外,我们小孩高兴地在竹林里寻觅玩耍。正因这幕情景,从小就在心中烙下“家…
Copyright © 清砚谱社 备案号:苏ICP备15057863号-2
技术支持:认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