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谱引发“寻根热”

人气:286

  最近在宜兴滆湖之滨的官林镇南庄村,60多位储氏族人代表欢聚一堂,参加储氏宗祠修复落成暨颁谱庆典活动。笔者从宜兴有关方面了解到,近年来,宜兴民间掀起了一股修谱热,蒋氏、史氏、岳氏、储氏等纷纷重修或者续修家谱,引发了一波寻根祭祖热潮,回图村蒋家祠堂等一批宗族祠堂修葺一新,昔日冷冷清清的宗族祠堂如今变得热闹起来。

  南庄村以储姓人家为主,南庄储氏宗祠活动经费主要出资人储开强即是土生土长的储姓族人。据了解,南庄储氏自明代宣德年间由官林迁入,迄今已有22世。去年,南庄储氏后人——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93岁的储江老人得知南京图书馆有清代光绪十九年重辑的《南藏储氏公家谱》(清光绪续修五版续本),将其全套复印。在有了老谱的基础上,南庄村的储永明、储吉生等4人用7个多月的时间,续修《南庄储氏分支谱》,共16册,于上周分别发给当地储氏族人。

  宜兴官林镇回图村的蒋氏祠堂是在原址恢复建设而成的。在已经完工的占地3亩多的祠堂建筑里,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于1948年5月16日到宜兴祭祖的珍贵照片首次公开展出。蒋家祠堂旧址有遗迹可循,去年5月,当地蒋氏门人自筹资金26万元恢复建设蒋家祠堂,规划建设三进房屋。如今,蒋家祠堂后续建设接近完工,所需建设资金都是蒋氏族人捐助的。

  据宜兴地方志介绍,宜兴早先大大小小的宗祠难以计数,但较为完整保留至今的已不多。不仅如此,淹没在宜兴乡间的宗族祠堂大多遭到废弃或者改建成学校、集体库房等等。譬如,历史上,宜兴储氏宗祠的总祠堂在丰义南庄村,规模宏伟,宗祠门前有大石狮一对。平时祠门紧闭,非有重大事不开,设有专人看祠。储氏宗祠,产业颇丰,有良田20公顷左右,由族中各房房长、族长等共管。祠产收入,除祭典外,尚用于修桥、铺路等善举,以及发放奖学金和对族人遭灾的救助等。此后,由于多种原因,储氏宗祠长期处于寂寞状态。

  宜兴民俗文化研究专家蒋云龙先生介绍,按照宜兴习俗,昔时的祠堂大多按宗族支系而建。同一姓氏在同一地区可有多座祠堂,如蒋氏宗祠据说在宜兴就有70多座。祠堂门额统称某氏宗祠,如“吴氏宗祠”、“徐氏宗祠”,规模形式也大致相似。祠堂大门平时不开,要在每年清明、冬至两节祭祖或是处理重大事情时方能大开正门。目前,与宜兴体育中心毗邻的徐大宗祠保存相对完好,徐大宗祠亦称“徐大宗祠楠木花厅”,为明代宰相徐溥的家族祠堂,已经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