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文史作者和资料多有披露:乾隆二十七年(1762)春乾隆皇帝在第三次南巡时曾经到过无锡惠山钱王祠,当场写下“龙飞凤舞”四个大字,并赐御制表忠观诗:“故里依桑梓,崇祠旧表忠,端因识时务,可以号英雄。牛斗犹无悖,江湖终向东,勖哉钱氏族,百世守家风。”令人遗憾的是,上述乾隆墨宝少有传世,甚至现今本邑鲜有人一睹…
杭州柳浪闻莺处的钱王祠,建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祀主为唐末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王钱鏐(谥号“武肃”,故后人称为钱王或钱武肃王)。钱鏐长期奉行“善事中原,保境安民”国策,力求和平,兴修水利,发展农商,使吴越国成为当时富甲江南、风物殷庶之地,缔造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千年佳话。尔后他的孙子钱弘俶遵循祖训“…
边氏宗祠(杨市福山)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一百七十多年,由老二房世祖倡议建造,历经两年有余建成。宗祠三间二厢一园一围。其间历经几代传承,每年祭祖不断。1949年后因世故宗祠一度移作他用,奈年代久远已有柱木腐朽,砖墙败坏,仗左邻右舍我边氏族人悉心照看保护,才得以保留至今。2009年5月在前洲(大房)、杨市(二房)、刘…
2011年4月2日,江南顾氏宗亲联谊会一行55人,在会长、无锡市惠山区政协主席顾智杰先生的带领下,前往苏州吴中拜谒先祖顾雍、顾野王墓。从无锡、常州、上海、江阴、靖江各地来的顾氏宗亲,相约在吴中区光福镇光福寺相会。光福寺又名铜观音寺,相传在建寺时掘得一铜观音,故名。为梁陈顾野王舍宅而建。光福寺背靠龟山,山上七层…
2月26日,是南宋太尉、三槐堂三沙(东沙、中沙、西沙)始祖王皋918岁诞辰。这天上午,西沙王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所属30多分支的王氏宗亲70多人,前去苏州相城区太平镇(桥)寻根祭祖。受到苏州市三槐堂历史人物研究会、相城区旅游局、相城区太平街道的热情接待。他们派代表冒着滂沱大雨,带领大家祭拜了祖庙、王皋墓,参观了…
祠堂是一个家族供奉和祭祀祖先、编修家谱的地方;是族人举行婚丧仪式的场所;是族人商议大事的地方。保存至今的许多祠堂,建筑恢宏,装饰精美,置身于斯,惊叹之余,仿佛看到了几百年来族人喜、怒、哀、乐于斯的场面。祠堂留下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如何保留先人遗留的历史印迹,使之永远传承。是我们在修缮、保护中值得注意的问…
杜南垞,位于今无锡市南长区定胜桥贺弄。杜氏宗祠位于今南长街270号弄内,属定胜桥沿河,原南长街小学分部。杜南垞杜氏为七百余年前杜甫后人,从河南迁徙毗陵(常州)白塔塘桥(遥观镇)明代嘉隆年间(1522-1572),有叔侄二人来锡城南定胜桥经营火砻谋生(火砻:古代的砻坊。所在古名火弄,即今之贺弄。当地人至今读贺为hu)…
历史上,常州瞿氏宗祠有5处:木梳街大宗祠、石灰桥西宗祠、庙沿河城西宗祠、周线巷分祠、茭蒲巷分祠。现存一处,即城西宗祠。 1木梳街大宗祠大宗祠,又称南坛、南祠、西南大宗祠,位于怀南乡十九都二图,即今清潭路,属永红乡永红村,原址在今永红小学(原为朱家祠堂)西侧,坐北朝南,祠前原有上沟河,隔河为欧家田,祠基平…
(一)是尊祖敬宗,纪念祖先的场所,发扬祖先的爱国主义,艰苦创业的精神。(二)是寻根问祖,接待来访,联络宗亲的场所,加强民族团结,发扬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三)是道德教育的基地,通过祠堂文化内涵,匾额、楹联、碑记,以及族规家训,如爱国、孝悌、敬业、诚信、友善,勤劳、俭朴等道德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
Copyright © 清砚谱社 备案号:苏ICP备15057863号-2
技术支持:认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