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烺先生的《读〈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是一篇研讨版本目录源流和有关岳飞后裔的重要论文。此文是张政烺先生三十一岁时的旧作,写于1943年,直到1981年才得以发表。此文显示了他当时已十分深厚的学力。若非谙熟经学史、版本目录学和饱览自唐宋以降的历朝的浩繁典籍,决难有此力作。即使是时隔近四十年旧…
常州《张氏宗谱(世恩堂)》云:闻轩公镗自闽迁吴;无锡宜兴《张氏宗谱》云:镗,值宋将亡,蜀破楚陷,自闽迁吴。 1、常州《张氏宗谱(世恩堂)》 (民国三十六年张廷耀撰) 始迁祖镗,宋末因世乱隐於毗陵城南殷薛里,其後散居常州城乡。是谱系常州各支之通谱,为继民国四年谱之重修者。至二十一世闻轩公镗,自闽迁吴,…
今天是国庆节 本人在家闲来无事 查询集中了下丹阳的古村和景点 我看到其他的景点大家的介绍都齐全了 唯独少了后巷镇儒里村 我在此把查询的介绍给大家分享一下 大家节假日有空都可以去看看 爱好摄影的朋友也多了一个取材之处 也能顺便对丹阳做个宣传~儒里的张氏祠堂据张氏祠堂迁始祖第23代传人张家全老先生介绍,儒里张氏祠…
都说沙上地薄人散,沙上人不重视家族文化。本届统谱续修过程中,在沙上地区的多次走访,一次次地向我们证实了这一观点的真实性。我们亭子港张氏分居到沙上地区的主要有三大支,分别为:1、二房孟高公派遡公支分居沙洲总支,包括锦丰镇光明村(悦来小区)、洪福村、大新镇龙潭村(长八圩埭、西兴六圩埭)、晨南村(九圩岸)、老纯阳…
在整理二房孟高公派运公支的世表时,发现有一支宗亲于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900年迁居溧阳后周北老蓬村。根据运公支居周庄宗言村湾上的张友才宗亲回忆,他只知道他们搬去了溧阳,具体什么地方一概不知。根据仅有的老谱上面“老棚村”的线索,我和老张还有张国荣(东王家巷支联络员),于今年5月25日驱车赶往溧阳。到了后周街…
大房孟阳公派进公支:王家庄(毗山西面)、山观金童桥、常州湟里张家村、许南村、江家冲逑公支:山观心泾桥迎公支:江阴西门陈家衖遄公支:周庄陶城大张家巷、霍家巷、港区翟家岸、后巷上、南闸施袁张、丁家宕、桥门里、戈家村、涂镇、紫金桥选公支:山观长安桥、宜兴丰义镇遇公支:周庄陶城大张家巷 二房孟高公派箎公支:周…
全体亭子港张氏族人: 大家好!随着各地续谱热潮的迭起,各个姓氏都陆续完成了各自家谱的续修,我族自1949年续谱以来,已逾六十余载。参天大树根系沃土,奔流之水源在泉头。家谱与正史、方志构成了华夏文明的三大支柱,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无史,则兴衰不明;族无谱,则世系无序。雁过留声,人过留名。黎民百姓不能名…
在江阴东乡有个周庄镇,在周庄镇的最北端有条亭子港(1958年人工开凿张家港河的时候,亭子港拓宽汇入张家港河),在亭子港的东岸,有个张氏宗祠(上世纪70年代被拆除),这个祠堂即为草圣堂。先祖张标,字望甫,出自唐朝草圣,海虞尉张旭之后。宋靖康间,张标扈驾南渡,由汴(现河南开封)至杭(现浙江杭州)。历二世至万十公,张万十…
作为中华宗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家谱记载了家族的世系表谱,古代编修家谱尤其流行邀请当时与族中有名望者的同门、下属或弟子参与编写谱序、墓志铭等。9月1日,远在北京的柳哲先生与本报取得联系,介绍了日前他从徐术佳提供的《锡山徐氏宗谱》翻拍照片中发现了署名为柳宗元写的《懿王像赞》,而从其字体、文风等方面考证,他认为…
毗陵唐氏宗祠原位于市中心青果巷内,坐北朝南,硬山式砖木结构,为三进三楹形制。面积为一亩四分五厘九毫。2002年,为配合常州城市建设,被迁建至市南郊荆川公园东侧,现为坐西朝东,祠门建在北围墙上,祠堂为清式风格,三进三楹,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据毗陵《唐氏宗谱》记载,南宋时高邮人唐华甫官至翰林院检讨。他因其姑妈…
Copyright © 清砚谱社 备案号:苏ICP备15057863号-2
技术支持:认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