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谱续修心得——沙上篇

人气:274

  都说沙上地薄人散,沙上人不重视家族文化。本届统谱续修过程中,在沙上地区的多次走访,一次次地向我们证实了这一观点的真实性。

  我们亭子港张氏分居到沙上地区的主要有三大支,分别为:

  1、二房孟高公派遡公支分居沙洲总支,包括锦丰镇光明村(悦来小区)、洪福村、大新镇龙潭村(长八圩埭、西兴六圩埭)、晨南村(九圩岸)、老纯阳堂小桥头、后塍殷家埭、善政桥(新塍小区、金桥花园)、九思街后新四圩(中德社区、中南社区)

  2、三房孟会公派迪公支分居南兴六圩埭,包括施家二圩埭、赵家四圩埭、六圩埭、喇叭圩。

  3、景先公大房、二房派(老谱称为崇明支)

  以下我将把具有典型的几次走访过程依次罗列:

  一、锦丰镇洪福村

  关于这一支的去处,老谱上面唯一的线索就是在第二十七世耀安公后面注明分居慈姑滩北面。利用导航仪,我和老张找到了慈姑滩,稍往北在路边的小店处,打听到当地确有桂清和桂明弟兄两个(老谱所列该支第三十一世的名字)。来到桂清家,桂清老夫妻俩比较友好地接待了我们,在登记资料的过程中,桂清妻打了个电话给他们的小儿子,电话那头毫不客气地表明没必要登记这些资料,我和老张只能悻悻地离开。

  二、九思街后新四圩

  原先的九思街一带早已拆迁,原先住新四圩的宗亲现在都住在金港镇中德和中南等社区,经过多方打听和寻访,终于找到了一个叫谱名叫生才的,可他果断地回绝了我们的采访,用他的冷漠将我们拒之门外。他的原话:“现在社会谁有钱才是老大,谁认你是长辈?我们只要有房产证、土地证、身份证、户口簿,弄这些东西干嘛?”我回家之后仔细想想他的话,也不无道理,当今社会的道德危机,信任危机,才会导致这些现象产生。面对他们的嘲讽,我们除了望洋兴叹,还能怎样呢?

  三、南兴六圩埭

  因为该支人员众多,我们需要在当地找出一位联络员,负责当地宗亲资料的采集登记工作。结果是一次、两次、三次……来往不止十趟,都快把我们的耐心磨平了,最终实在还是没能找到一个愿意出来做资料的。无奈,我和老张只能利用周末时间,上门逐户登记。

  南兴六圩埭的开枝散叶,一大部分现在搬到了前埭,前埭又被一条晨港路贯穿,其中有一支搬到了南丰的喇叭圩,另外由于修造疏港高速公路,有几户人家拆迁之后不知去向,任务之艰巨,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想着祖先留下的遗训,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克服。走访过程中,饱尝了酸甜苦辣,体会了各种情感,我觉得有必要记录一下,以示后人!

  1、忘不了匡姓老人的无私帮助,他带着我们走了好几户人家,告诉我们基本情况,分居出去的现在住在什么地方。

  2、张玉英宗亲说感谢我们的到访,家谱是中国传统文化,值得传扬!她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感到些许欣慰!

  3、张进兴宗亲夫人听到领家谱需要交纳500元/套的工本费之后,表示他们只要知道祖宗三代就好了,不需要领家谱。值得一提的是,张进兴宗亲是中学退休教师,每个月退休工资在四千元以上。

  4、 有个叫张文明的宗亲,在我们说明来意之后,他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你们搞这个事情是不是吃饱了饭没事情干?!”我们愤然离去……

  其实根据登记的资料,沙上地区的宗亲后代子孙也是人才辈出,有在中央将军退休的,有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已不幸离世),有在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校区)做老师的,也有在沙洲工学院做老师的,有张家港市市委党校退休的,有在张家港市组织部任职的,还有在张家港市人民医院当主任的……可惜在众多人才背后,沙上地区的家谱续修工作却进行得如此艰难,这种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