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武进区委宣传部、武进区文广新局和武进图书馆给我提供一个机会,与武进老年大学的朋友们共同来探讨学习,共同推进谱牒文化研究,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谱牒文化,在我国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说它古老,是说我们对谱牒研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说它全新,是说对于我们这些人都是接触这方面知识的时间…
江万里功绩概述江万里(1198-1275),字子远,号古心,江西都昌县人,是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爱国宰相,亦是一位成效卓著的书院教育家。江万里在朝一身正气,以国事为重,敢说敢为,力破投降派贾似道权门之死党,坚持抵御蒙古兵进攻,挽救南宋危亡。咸淳十年(1274)元军水陆并进,大举灭宋。是时万里已是77岁,体弱多病,料国…
2011年12月22日冬至日,无锡洛社马盘顾氏宗祠隆重举行祭祖仪式。顾氏宗祠重修2009年冬至首次祭祖念佛,至今已是第三年。一大早,顾氏族人就从各地纷纷赶来祭祖,近千名自发而来念佛的妇女和老太坐满了宗祠内外,虔诚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笑谈欣逢盛世、生活小康、社会和谐、安居乐业。整个祭祖念佛活动由顾氏燕翼堂管理委…
惠山古镇顾洞阳先生祠,旧有“两朝忠节”匾额一块,但解放后不知去向。市民陈瑞昌、王湘琴夫妇将一块精心珍藏的旧木匾额无偿捐赠给惠山古镇办,这块匾额正是顾洞阳先生祠失踪半个多世纪的匾额。热心市民无私捐出“两朝忠节”匾额位于惠山古镇下河塘的顾洞阳先生祠,祀主顾可久( 1458-1561),字与新,号洞阳,无锡人。明正德九…
铜坑由光福绕邓尉山西行,两旁林木苍翠,奇石兀立。时值梅花盛开的季节,阵阵清香若有若无地袭来,令人情不自禁地引颈翕鼻。蓦然间几个字映人眼帘——香雪海,呵!这就是名扬四海的赏梅胜地。经人指路,几分钟后我们就找到了铜坑祖地。据硕放旺二房桥顾介祥主编的《族谱与村情》中介绍,他曾去铜坑拜访过年届八旬的宗亲介福老…
盛世修谱,近年来江阴城乡的民间修谱热非常火。笔者最近获悉,唐宋八大家中的柳宗元、苏轼均有后代生活在江阴。另外,包公、林则徐等历史名人也有后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申港戴君桥村的柳氏宗谱在续修时发现,在1500多年的家族发展史上,大文学家柳宗元的名字赫然在列。原来戴君桥本是柳宗元嫡系后代的居住地,而该宗谱也是有…
市民朱荣兴原来居住于安镇,在迁居到羊尖镇的过程中,发现家传的两样清代老物件,这引起了他的兴趣。据家谱记载,朱荣兴是朱熹紫阳朱氏的后人,而朱氏宗祠——-白丹山紫阳宗祠在如今的安镇白丹山下,仍留有遗址。在锡山区羊尖镇朱荣兴家里,摆放着一块老石梁,刻有“重建鲇鱼塘”字样。老朱原来住的村叫年余村,后因老宅拆迁…
王姓始见于东周中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在王姓繁衍传承的各个时期,不断有影响的望族出现,三槐王氏便是其中之一。五代末年的某一天,大名莘县人王祜亲手在庭中种植了三棵槐树,并预言:“吾之后,必有当三公者。”其后,他的次子王旦果然官至宰相,位居三公之首,而且子孙繁衍,显赫光荣,成为宋代一大贵族。因有这般传…
按宗谱说法,泰伯和季札都是吴姓人的老祖宗。泰伯是吴姓的开氏始祖,季札为泰伯18代孙,而鄙人是季札89代(?)孙,将两位老祖宗的三让拿来作比较,似乎在拿老祖宗开涮。国人向有为尊者讳的传统,何况离我们二三千年的远祖,更何况这两位远祖曾得到孔子和司马迁的高度褒扬。但套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祖,吾更爱真理。真理…
闽南旧无周氏,此地非中邦版图,风俗与中原大异。到公元前200年,即汉高祖登基七年辛丑八月,众亲再迁徙于闽南石崖亭(今厦门同安县)定居。至此,闽南才有同安周氏,始祖是周虞,其先句吴人。入闽二十余年后,唯恐子孙不知先代之由,著《闽南周氏由始录》,开创闽南世谱之首。自秦居闽,历经汉唐至宋,先祖们在闽南度过了一千…
Copyright © 清砚谱社 备案号:苏ICP备15057863号-2
技术支持:认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