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吴祖光家族渊源考

人气:500

  1919年吴欢祖父,吴祖光之父,时任民国北洋政府,京都市政督办署坐办(相当于当时市政府秘书长)的吴瀛,接待了他早年在湖北方言学堂英文东同班同学,湖南长沙师范教员易培基为总代表,学生毛泽东为学界代表率领的“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赴京请愿团”。把他们的食宿安置在北京北长街“福佑寺”内。

  吴瀛的舅舅(其母庄还女士三弟)庄蕴宽是当时北洋政府审计院长,并一度代理平政院长,有平衡政治的职能。对创立民国建造共和的贡献人所皆知,与时任大总统徐世昌关系甚佳。1912年孙中山出任大总统时邀庄乘同列火车赴南京,委任为江苏都督协助孙、黄佐理军政。1915年袁世凯称帝,全园六十位约法会议员五十九位表示支持,唯庄蕴宽一人拍案而起,并委托徐世昌致公开信给袁世凯,痛陈“帝制不可为,民意不可假,时代潮流不可拂,提出三条:一、取消洪宪年号;二、撤销大典筹备处;三、参政院应立即闭会。”

  徐世昌对庄蕴宽佩服有加,与庄亦多有文墨之缘,在其晚年所著《晚晴移诗汇》中收录了不少与庄唱和的诗词。

  吴瀛请其舅庄蕴宽接见了易培基与毛泽东,毛泽东当时正是书生意气,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年龄。他痛陈张敬尧在湖南“纵饿儿狼之兵好焚劫杀;聘猛虎之政;铲刮诈捐;滥发纸币;盗夺矿产;强种鸦片;钳制舆论;勒索军饷;伪造选举。”等恶行。庄蕴宽对毛泽东滔滔乎不绝,大江大河的口才深为感动,了解情况后即刻去找徐世昌和当时的国务代总理靳云鹏。

  靳是段琪瑞的左右手,又是奉系张作霖儿女亲家,与直系曹馄是把兄弟,一向官声较好,属军阀中的清流。靳与庄许多政见相同,经应斡旋,徐世昌出面谴责,命令对张敬尧褫夺军职。靳方鹏则表态说:“破府愧对湖南”,对张敬尧谎报政况请求增兵予以驳斥。庄蕴宽清末任广西兵备处督办兼陆军干部学堂总办时,曾请留日归来的蔡锷、钮永建、赵恒惕等做教员。有了徐、靳二人态度之后,庄蕴宽立即派人通知赵恒惕出兵驱张,赵立即率领南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湖南。张敬尧望风而逃,并道全国通缉,藏身天津。 1932年赵附逆日伪满。任平津集团军总司令,1933年被国民党军统“锄奸”于北京六国饭店。

  毛泽东为驱张呕心沥血,日夜奔走,恰在这时其父毛贻昌在韶山病逝。毛泽东放弃回家奔丧,终至驱张成功。这也是毛泽东投身革命的起点。解放后,国家把驱张运动视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继续是恰如其分的。

  毛泽东和易培基来北京找到吴瀛,固然与易培基和吴瀛是同班同学有一定关系,然而,更深一层的关系乃是由于湖南长沙师范另一位器重毛泽东的教师李青崖乃是吴瀛姐夫的缘故

  吴瀛的大姐吴琴清,其父正是辛亥革命最早支持革命党,打响武昌首义的湖北新军创建人之一吴殿奖。后来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曾是吴殿英的部下。吴琴清1902年16岁时嫁给了清朝湖南籍最大的官宦家族,道光年间名臣李星沅的直系玄孙李青崖。李星沅曾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河道总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李青崖后来成为法文翻译大家,以翻译莫泊桑,大、小仲马作品闻名于世,1949年建国时毛泽东钦点的上海文献委员会主任。

  毛泽东从湖南进京,李青屋、吴琴清夫妇是重要策划人,曾重托其弟吴瀛去找舅舅庄蕴宽给予关照支持。因张敬尧在湖南劣迹斑斑确实太不像话。下面要讲的便是李青崖、吴琴满夫妇与毛泽东、杨昌济等人的关系。

  2001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师》一书中,(著者尹高朝)第260页有这样一段记载,小题目是“李氏芋园论读书”。

  清明时节, 阳光明媚,毛泽东腋下央一本书和一个笔记本,匆匆往“李氏竽园”赶路。进了南北口,通过大古道巷,到了天心阁脚下,再往北走就到了浏阳门正街,来到了一个黑漆门前,门顶上有“李氏芋园”四个字,门正开着,毛泽东走了进去。这是一个很大的花园,几栋楼台馆舍,颇为精巧。园内庭阁花树,池塘假山,显得十分玲珑雅致。前年,这里建起一个“衡粹女校”,如今学校迁出去了,这里的房屋,就做了第一师范和别的几个学校教师的公寓。毛泽东知道,住在这里有这样几位先生:修身教师杨昌济,历史教师黎锦熙,国文教师袁仲谦,校长张千,学监主任方维夏,教育实习主任徐特立等。

  这个“李氏芋园”便是吴殿英大女婿李青崖的祖宅,由其高祖李星沅所建。占地两万平米后扩至四万平米”,是长沙最大的私人园林建筑。

  我们通过吴殿英曾孙,吴祖光之子,全国政协委员吴欢找到了其表叔,至今尚健在,已经八十九岁高龄的李青崖次子李度,还有如今在英圄的吴欢表哥,李青崖长孙六十一岁的银行家李壮飞进行了解。证实了李星沅除前文所述官职之外,当年曾在林则徐死后被清朝派去接替林则徐任钦差大臣。

  李星沅曾是湘军老帅,在湖南有极大威望,他死后,另一位湖南籍名臣曾国藩撰联纪念李星沅,上联“八州作督,一笑还山,寸草心头春日永”。下联‘五岭出师,三冬别母,断藤峡外大星沉”。曾国藩对李星沅如此推崇,足见李家当年在湖南的影响力。

  李青崖正是李星沅的直系后代,从比利时留学回国后也在长沙师范任教。又是“李氏芋园”的继承人。

  正如其子李度所说“父亲是大少爷,家里有钱,也有决定芋园的使用权,加上他从国外回来,思想维新,支持革命,把这些中国早期革命 家请到家里住,是很自然的事情。他和杨昌济、黎锦熙、徐特立等人一起组成了健学会,宣传西方民主思想并支持学生蔡和森、毛泽东,萧瑜等组成哲学小组,在芋园活动。又为新民学会主办的留法预备班设立教室,自任法语教员。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李富春都是他的学生,连徐特 立都来听课。

  李青崖长孙李壮飞回忆:“我清楚地记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某个夏天的晚上,我陪着祖父在上海淮海路高安路口散步的时候,祖父突然说‘国共两党,我赞助过孙中山,教过毛泽东’。赞助孙中山,是孙中山到欧洲呼吁推翻满清时,祖父正好留学欧洲,为此慷慨解囊。教过毛泽东就是在竽园发生的这些事了。当年的竽园聚集着如饥似渴追求真理的一批年轻人。后来成了国家栋梁之材。祖父特别提到:‘尤其毛泽东,聪明绝顶,特别有性格,非常有才华。’

  我还记得祖母吴琴清常和一位叫李淑一的人通信,这个名字很特别。后来见到毛主席发表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才知道这人也是毛主席的朋友。并了解到毛主席和杨开慧谈恋爱也在我们家,这太有意思了。”

  江苏吴氏吴琴清嫁终湖南李氏李青崖,属早年官宦人家门当户对的旧习。常州籍吴殿英年轻时曾在浙江任平湖县令。他的上司乃是杭嘉湖兵 备道,李星沅嫡孙李辅耀,字幼梅,人尊李道台。李幼梅是 1848年生,吴殿英是 1864年生相差十六岁。

  据李度回忆,其父李青崖婚事是由祖父李幼梅决定的。这便映证 了李、吴之间关系甚笃,乃上下级,而上级之男娶下级之女,恰好是门当户对。另外又据李度回忆,当初母 亲嫁父亲时,外婆庄还,也就是庄蕴宽二姐,本不同意。说湖南人太凶喜欢打老婆,但外公吴殿奖坚持嫁女,外婆只好服从。事实上,母亲嫁到李家后权威很大,父亲很尊重母亲,两人恩爱一生。他们的结婚洞房在杭州小孤山,回长沙前将此房进给画家吴昌硕办了西冷印社。如今西冷印社边上有一块碑,吴昌硕手书,开篇便曰“西冷印社本届湘阴李氏所有……”。

  吴殿英1898年被湖广总督张之洞调去湖北武备学堂任都司衔监操官,创建湖北新军培养中、高级将领,筹备和袁世凯北洋军的南北大会操,官阶提升。1902年将长女嫁给湖南名门李氏,显然有在军事上控制湖北,兼顾湖南的考虑。其妻弟庄蕴宽当时也在张之洞手下任广州常备军统领。又调广西任龙州兵备道。广西武备学堂总办,正在创楼广西新军。

  实际上这兄弟二人已经掌握了两洲两广的军事力量,并开始把湖北新军中的三分之一人士秘密发展成革命党。为日后湖北正规军哗变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孙中山、黄兴,正是与这二人早期交往,得到他俩的支持,才在军事上争得主动。清王朝被推翻,吴、庄二人应是功不可没的。

  遗憾的是芹1909年吴殿英被清廷发现撤职查办, 1910年病倒,1913年四十九岁病逝。庄蕴宽继续姐夫未完的事业。在国家走向共和的过路中与“民国助产婆”赵凤昌,张謇,赵椿年等相互配合,协调袁世凯与孙中山、黄兴南北两派之间的关系,终于获得成功,建立了民国。

  李青崖作为湖南名门后裔,湘军泰斗的后代,其岳父吴殿奖,舅父庄蕴宽又是辛亥革命功臣,民国元老,在北京北洋政府人脉丰沛,社会关系广泛,当然义愤难平,岂能容忍张敬尧此类鼠辈。

  恰有毛泽东等进步学生揭竿奋起驱逐张敬尧。于是由李青崖、吴琴清出面,请毛泽东去北京找弟弟吴瀛,由吴瀛引见三舅庄蕴宽终至驱张成功。这便是吴、庄、李三家人与毛泽东早期革命的一段故事。距今而言,快一百了。

  作者:汤祚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