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清明,惠风和畅,无锡市各界人士、钱氏后裔300余人旨在弘扬吴越传统文化,汇集在惠山寺旁的钱王祠,祭祀吴越国王钱镠,并举行由上海田野考古作家钱汉东书写的南宋皇帝赵构楹联揭牌仪式。
这幅楹联内容为“勋勒金书纳士当年资保世,业基石镜筑塘奕禩庆安澜”。系南宋皇帝赵构撰书,主题鲜明,对伏工整,用典精到,赞颂了武肃王钱镠的功德。书楹联刻制成朱红底多金字,高3.2米,宽0.4米,流畅潇洒,文人书卷气跃然纸上,受到钱氏后裔和当地文化人的高度肯定,认为秉承“二王传统”,显示了书写者良好的文化修养。
这幅楹联意为:钱镠在征讨叛逆时立过重大功勋,唐昭宗受予免死牌“金书铁券”。金书铁券上刻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弄,有司不得加责”的铭文,它是钱氏长袭宠荣、克保富贵的信物。907年五代梁太祖朱温又册封钱武肃为吴越王。由钱武肃亲手建立的吴越国,建都杭州,相传三代五主,与五代相始终。“石镜”是一个典故,钱镠幼年时,曾经指挥众儿玩耍,天暗时突然出现巨石屹立,钱王自语道,我将来富贵一定封你,这表明他幼时非凡的志向。“奕禩”意思是:世代,代代。“安澜”的意思是水波平静,比喻太平。钱王奉行“善事中原,保境安民”的国策,居安思危,发展农商,岁岁丰收,民得安乐,修筑捍海石塘,治理太湖,开凿灌溉渠道,疏浚西湖,整理鉴湖,建设苏州,杭州城,力求和平,开创基业,成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奠基人,奠定了浙江粮仓-杭嘉湖平原的坚实基础。尔后由钱镠的孙子钱弘俶“纳土归宗”,避免战乱,实现国家一统,开创了使吴越大地成为当时富甲江南,风物殷庶之地。江南钱氏家族奉钱镠为钱氏始祖。
惠山钱王祠始建明代,后湮。清雍正七年(1729),雍正皇帝追念吴越国王钱镠使“江海安澜,东南繁富”之功,赐爵敕封钱镠诚应武肃王,无锡钱氏裔孙也奉檄拟建分祠。乾隆三年(1738)重建,此与杭州柳浪闻莺处钱王祠,南北呼应,先官祭后家祭,祭仪庄重。乾隆皇帝二十七年临幸惠山武肃王祠。乾隆问此是钱武肃王祠堂么?刑部右侍郎钱陈群奏云:“是浙江先臣钱镠分祠”。乾隆进祠拱揖。遂登楼,御书“龙飞凤舞”四个大字,并赐御制表诗一首:“故里依桑梓,崇祠旧表忠;端因识时务,可以号英雄。牛斗犹无悖,江湖终向东;勖哉钱氏族,百世守家风”。
钱王祠遭劫于1925年江浙军阀开战。事过86年后,国泰民安,无锡民众,恢复旧制,邀请钱武肃王三十七世孙汉东书写,他曾为浙江龙泉考古先驱陈万里撰文书碑,为家乡诸暨西施故里赋诗书碑等。
钱武肃王尊重文化、崇儒兴学,对子孙后代的读书教育极为关注,要求甚严。其家训为:“子孙虽愚,诗书需读。”于是,吴越上行下效,形成了一种风气,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钱氏后裔,英才辈出。仅无锡钱氏,近现代文化名人也是俊逸才涌,数不胜数。钱基博、钱穆、钱临照、钱钟书、钱伟长、钱树根、钱绍武……
无锡籍两院院士钱氏就有8人之多。为此,钱汉东先生特吟辞以颂之:
敢射潮平,不与鹿逐;真利建侯,千古惟独。自足为王,民容众畜;铁券金书,绵长永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