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始祖蔡氏开派各省通谱》,共二卷。清·蔡国祥初纂,蔡由贵等续修,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济阳郡本。本通谱又名《济阳通谱》,宋淳熙六年蔡源首修。该谱的世系图记述了蔡姓早期的史实,追溯了从人文初祖黄帝到周文王姬昌,从蔡叔度开国到蔡齐侯亡国,追述了蔡泽到蔡质的世系传承。记载了汉昭帝时的丞相蔡义为蔡泽之子;…
反映了个人对社会乱象的无力感改革开放以来,修家谱这件事在南方成为一种风气,因为南方的宗族力量比较强,而北方历经少数民族多次入侵,宗法制度被破坏得很严重。晋朝“王”姓有两大家族,一是山西“太原王”,一是山东“琅琊王”,东晋时曾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可见“王”姓力量的强大。我是山西太原人,有人就问“您是…
《咸淳毗陵志》卷三对常州宋代罗城的记载如下:罗城,周回二十七里三十七步,高二丈,厚称之。伪吴天祚二年刺史徐景迈筑。门有九:东“通吴”、次东“怀德”、南“德安”、次南“广化”、西南“南水”、西“朝京”、北“青山”、《寰宇记》云:青山门桥望江阴、海门诸山,故名。次北“和政”、东北“东钦”,外皆有池。太平兴…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政治文明,思想解放。欣逢太平盛世,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弘扬,续谱修祠之风渐兴,寻根问祖之事日繁。郡南胜西卞氏,子孙繁衍,遍及各地,俊英贤达,多在海内外发展,事业有成,纷纷寻根问祖,于是发起修谱。余不揣浅陋,翻阅旧谱,撰此综述,以供参考,便于宣传发动。一、卞氏族望重东南胜…
王姓是占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据《通志·氏族略》载:在京兆、河间一带的王氏族人,据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因此这一支系乃是出自于姬姓;在北海(今山东境内)、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一带的王姓则传说是帝舜的后代,这一支系出自于妫姓之王;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乡一带)的王姓,则称自己…
“陆宣公祠”,位于江苏无锡惠山古镇绣嶂街15号(原惠山直街43号),距古华山门仅百米之遥,是无锡陆氏后裔祭祀、追思唐代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陆贽,以及陆氏先贤的宗祠。“仰贤堂”为该祠堂号,意敬仰前贤之意。陆贽(754-805),陆宣公祠主祀人,字敬舆(yǘ)讳贽,陆氏第四十世孙,唐朝名相。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五月,生…
无锡马氏延祥乡支蔡湾派马更上村的马世奇家族,是当地颇有声望的望族,马氏家族在第六世马珮起就担任两浙盐运使,以后至第七、第八、第九世、第十世延至十一、十二世都各任朝廷命官,官职越来越大。出于官场应酬的需要,在马世奇父亲马希尹(第九世)的时候,(约在崇祯初年)迁入县城“青果巷”,在支派划分的时候,族人便将住在…
二零一零年三月,我有幸参加了无锡八士桥地区“过氏浒塘桥支”支谱发谱大会。在会议期间,认识了无锡朱氏宗亲朱滕棚下支族友朱国均老先生,他告诉我说,他处正在修辑锡山朱氏“朱滕棚下支”宗谱,问我村附近有没有朱姓人居住。我说:“在我村上就住有不少朱氏族人。”他欣喜地要求我帮助动员我村朱氏共同修辑朱氏家谱,我爽快…
早在2004年春的一天,不知怎的当我看到破烂不堪、濒临坍塌的我惠氏家祠时,忽然对水根兄说,能否抢修一下,变危为利,成为我村的一处文化活动场所?水根兄说:“那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是将我们的家谱续修一下吧。我们惠氏宗谱自丁亥年续修至今已近60年了。”我一听,连连说:“这是件大好事,不过面前的困难有不少。”历经文革…
百岁堂惠氏自始祖元祐公1081年诞生至今历930年,子孙繁衍越数万之众,地域布及大江南北、大河东西,但是具有完整的史牒记载的地区仅仅在苏锡常地区,其它地区由于人口零碎分散的、各个孤立的,加上年代久远且历经战乱或灾荒,加上迁徙频繁,鸿爪雪泥去来无踪,史料散失,史牒已经难以续修归宗。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所知,苏锡常…
Copyright © 清砚谱社 备案号:苏ICP备15057863号-2
技术支持:认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