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政治文明,思想解放。欣逢太平盛世,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弘扬,续谱修祠之风渐兴,寻根问祖之事日繁。郡南胜西卞氏,子孙繁衍,遍及各地,俊英贤达,多在海内外发展,事业有成,纷纷寻根问祖,于是发起修谱。余不揣浅陋,翻阅旧谱,撰此综述,以供参考,便于宣传发动。
一、卞氏族望重东南
胜西,原为宋、元、明、清及解放初期的昇西乡驻地,名昇西街。昇转化为胜。位于常州城南四十里。其地虽无名山大川,然清流映带,翠嶂环抱,鸡声桑园,人迹板桥,百户集处,卞氏聚族而居。
卞氏,虽非著姓,亦位于《百家姓》之第86位:“皮卞齐康”。武进区2007年的统计,卞姓为全区百家大姓之第91位。胜西街周围十余村庄均以卞姓为主。其中聚居村落有老五房又名石皮场、北西桥、陈家边、八房村、杨树园、十四房、十五房、东湾里、河母桥村等。据1986年《前黄乡志》卞姓居第4位,有1408人。当前建设新农村,许多村落已拆迁改建,旧貌变新颜,因武进高新区开发,地名亦将湮灭。旧时著名文物古迹有“三元坊”石牌坊古建筑,仅存乱石于荒草和桥梁间,但民间有旧照片,其中四柱石牌坊即为尚书坊,明代旌褒宋尚书卞长卿的牌坊。
卞氏得姓,源于姬姓。周武王封弟叔振铎于曹(今山东曹县)世称曹叔振铎,于是有曹姓。后来叔振铎有子孙讳庄,在鲁国做官,为子爵,封于卞邑(兖州,泗水之间),史称卞庄子,后代子孙以邑为姓,遂有卞氏,曹卞一家也。
卞庄子为卞氏远祖,以勇力驰名。战争中奔敌斩杀70人(一说10人),战死沙场。并有刺杀双虎的故事。春秋楚国卞和,为琢玉名师,“和氏璧”为传世国宝,有“完璧归赵”的故事闻名于世。东晋以来,卞氏侨寓南京。贤相卞壸(kun),一门忠孝。壸以后,簪缨奕世,人文荟萃,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族重东南。
卞氏郡望:济阴郡,晋置;以济阳郡改称,其地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
壸有子孙名嗣宗者,南宋初占籍江都。宋绍定二年(1229),讳祖仁者迁丹徒,为丹徒始迁祖。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卞鋐纂修笃庆堂卞氏宗谱8册,有阳湖世系图,及扬州、高淳、丹徒、上元(南京)、江阴等卞姓事迹。上海图书馆存(编号:长470917-24)。
元末兵乱,胜西三十四世孙嘉玉,偕从弟琳,避居江阴伞墩。洪武二年迁周庄陶城,为江阴支,嘉玉为北支始祖,琳为南支始祖,《澄江陶城卞氏宗谱》,道光年间修有7册,江阴档案馆存。1952年28卷九如堂顾玉生存14册。宜兴西洋渚卞氏亦出胜西。
胜西东大分四十六世孙卞瑛,北迁天津,遂为北卞。东大分清逸公子谦,谦子鼐,嘉靖间鼐迁滆湖西郑庄(成章)。祖宗祠墓久不与祭,故宗子不得归焉。谦之弟鑽,遂承大宗。
北卞,即天津卞氏也,据天津卞氏族谱民国二十九年李金藻序称:天津始迁祖讳瑛,唯在胜西之谱,至本年四月胜西卞氏修谱委员会来书,得知北迁始祖在东大分内列四十六世。“其殆在天之灵有以佑启后人,而始得此亲疏之实录。”清康熙之际始北迁。
二、父子忠孝家声远
始祖忠贞公卞壸,字望之。东晋贤相,济阴冤句(山东荷泽县西南)人。父名粹,字元仁,官侍中、中书令,合家居京城洛阳,为长沙王司马乂所害。粹兄弟六人,皆登宰府,史称“卞氏六龙,元仁无双”。祖名统,官瑯玡内史。祖孙三代,其大节昭著,史所罕见。
壸于永嘉间(晋怀帝307-313年)袭父爵为征东将军。元帝司马睿建武初(317-318),扈驾南渡,迁于建邺(南京),史称“典午南渡”。时为世子(明帝幼年)师,在朝裁断切直,不畏强御。苏峻叛,苦战殉难,时在咸和三年二月,年四十八岁。长子眕(zhen),次子盱(xu),见父殁,相随赴敌,同时见害。夫人裴氏以二幼孙钦、镛寄于邻妪之家,祝曰:“天道有知,当使二孙继成忠臣之嗣”。遂率二女春英、春芳服毒而亡,尽忠尽节。一门忠孝节义,光照乾坤。壸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贞,祠以太牢。咸和四年诰命赠裴氏为淑德夫人。六年追封景定侯,旌其所居之门曰:“忠节”。赠世子眕为散骑常侍,盱为奉车都尉。三子瞻,广州刺史;四子眈(dan)尚书郎。从古以来,事亲莫大于孝,事君莫尚于忠,唯孝也故能尽敬竭诚,唯忠也故能见危授命。胜西卞氏词堂名为“忠孝堂”者,由来如此。
壸墓祠于冶城(南京)。晋书《忠贞公本传·传赞》云:“望之殉义,处死为易。堆子惟臣,名节斯寄。”《一统志》有曾极《题忠贞墓》,“握节颜公拳透爪,归元先轸面如生。晋陵(指晋代壸陵)发掘今无主,独有忠魂在冶城。”宋监察御史王梅溪(十朋)有诗云:“奉观先牒起遐思,南北家声续旧支。一脉子孙无异姓,千年昭穆以同时。丞尝共守忠臣庙,金石犹存宋诰辞。惟愿族人崇孝敬,莫将身世负君师”。
忠贞公墓,在鸡鸣埭,一修于梁武帝,见任昉代作《谢表》。再修于明太祖,见刘三吾《敕建庙碑》,逮至乾隆朝,皇帝每巡江南,辄遣大臣致祭。
三、胜西长眠卞尚书
宋兵部尚书卞长卿,字巨夫,壸二十六世孙,居汴梁(开封),大观二年(1108)举孝廉,入秘书省,累官至殿前侍御史、都统制兼兵部尚书。靖康耻变(钦宗靖康元年二年,公元1126-1127年)扈驾南渡。建炎三年(1129)高宗如镇江。金兵猝至,长卿率部搏战于扬子桥,身披重铠,出入矢石,败金兵而身负重伤。二月甲子日卒于南迁途中常州。高宗痛悼褒恤,以扈跸功赐葬城南四十里永胜西乡徐司徒巷,诏东平吕仆射颐浩碑其神道。子孙守墓,聚族而居,遂成郡南望族。
胜西卞氏始迁祖即长卿也,谥忠勇,生于宋元祐元年(1086)
正月十六日,终年44岁。而忠勇公之事,宋史遗之,世少传者,幸地方志和卞氏族谱尚有记载。墓一毁于元末兵乱,伪吴张士诚禆将吕珍、张虬屯兵其中,原形尽失。徐氏筑室其上,久之不自安,遂归于卞氏宝昌之族。以是先祖兆域,重筑以妥先灵。咸丰庚申(1860),洪杨之乱,墓再毁。光绪十六年(1890),五十二世孙卞博文在山东督府与蒋楷为同僚,楷应博文所请,撰有《重修忠勇公墓记》,述博文驰书宝昌,扩购徐氏地,重修墓门,缭以周垣,既崇且严,焕然改观。墓记写于光绪二十一年秋八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徐氏村民为挖掘长卿金头盔,墓三遭其毁,并再次筑室其墓址,墓碑一同遭毁。新世纪初(2008),由五十五世孙有成发起,将忠勇公墓迁移至东山坟重建,为之竖碑立传,坟墓、坟栏、碑基均以青水砖彻造,神道绿化一应建成,并申请政府作为历史文物加以保护。
胜西卞氏忠勇公耑祠,建于南宋建炎年间,遭毁于明季兵火。清初顺治间重建,堂构聿新,乾隆御题匾额曰:“典午孤忠”。正位崇祀忠贞公,忠勇公配亭,侍郎都尉二公附亭。至清逸公丈义输一邑漕,载在郡邑志,其功德足以垂裕,另创别室崇祀。清逸公,与忠贞、忠勇两公具为百世不祧。地方官员春秋两祭,配有享禄奉祀生,谱载有名者,乾隆三十年为卞中简,雍正九年为卞颖,嘉庆二十三年为卞赓起。咸丰十年庚申遭洪杨兵乱,幸未遭殃,奉祀生卞履和呈请恢复拔付祭银二两一钱余,常州知府规定春戊委府教授致祭,秋戊委府训导致祭。
胜西卞氏有大宗祠“忠孝堂”,办有胜西小学。1986年后拆除,卞氏分祠,1973年建钱家村小学拆毁。钱家村石皮场卞氏分祠,土改时分给贫农。胜西名胜有三元坊,据谱载,胜西街中段有石牌坊三座,南临大河,上岸为三元坊,下岸为兄弟同科坊,均建于明代。
相传,卞氏聘师浙江淳安商辂,宾主甚为相得,商为寒士,受款待甚感。一日,批卷之期,月明如昼,夜深口渴,摘樱桃解之。是夜,主人梦见黑凤凰,啄食樱桃,有凤毛落其枝上,翌日,知商先生摘樱桃解渴之事,尚有棉絮一缕,悬挂枝上,心甚异之。岁暮,商师归省,主人雇舟,敬备束修,送其归里。数日抵家,未见旧屋,已成新房,为卞姓主人所造,母甚感恩,令子速回胜西,悉心教学。结果于明正统间,兄弟同科进士,商本人亦中状元。朝廷赐建三元坊。据《辞海》,商辂(1414-1466),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明正统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成化年间,官至兵、户、吏部尚书,在内阁十年,为官正直,谥文毅,有《商文毅集》、《商文毅疏稿略》等。胜西原有“万木堂、读书馆、朱藤林、转船湾、听泉亭、旧仓址、白云庵、富春桥”八景,谱载有《胜西杂吟》8首。
四、英贤荟萃世泽长
晋:壸,尚书,永嘉南渡名臣,广陵太守。父粹,侍中、中书令、成阳令、立朝正直。长子眕、次子盱,均随父殉难。三子瞻。
眈,尚书郎,以北平司马领晋陵(武进)太守,治京口。咸安二年庚熙反,眈奔曲阿,与曲阿人宏戎发诸县兵二千,并力屯新城,败亡。
敦,徐州刺史。
齐:彬,字士蔚,五世孙。祖嗣之,中领军。父延之,为上虞令。彬才操不群,辟西曹主簿,奉朝请员外郎。尚书郎,安吉令、车輢记室。出为南康郡丞、绥建太守,卒于官。
梁:华,字昭岳,博士。忠贞公六世孙。父伦之。给事中。天监初迁临川王参军事兼国子助教,转安成王功曹参军兼五经博士,博涉有机辩,说经析理为当时之冠。江左以来,钟律绝学,至华乃通焉,迁尚书仪曹郎,出为吴令。七十五岁卒。
唐:宏庆,昭岳孙,八世孙,唐则天时怀州刺史,垂拱后谪居巴(重庆)。
宋:朂(xu),字敏学,十九世孙,太平兴国年自巴至汴,祥符县令,居汴。子民瞻、民表、民望。
长卿,二十六世孙,父节度公,武阳合志有传。
淛,字如貔,长卿长子,二十七世,西安抚使,壮慨有父风。
畬,号樵云,二十八世,淛子,诰赠四川制置使。
良规,二十九世,畬子,官四川制置使,西陲锁錀,丰采( )王胡。
元:文奎,三十世,良规子,知浙江德清县。
致中,字竹所,三十一世,文奎子,雅望卓著,友赵子昂。
明远,三十二世,致中子,元御史大夫,楚国公,南西二行台,实( )行省。
伯龄,三十三世,明远子,国子博士。
珪,字均玉,号味道,三十四世,伯龄子,和靖书院山长,至正十二年任满,归省。隐于明初,修祖墓。生于大德五年七月十日,洪武八年四月八日卒。
明:真,字子真,珪长子。与谢应芳等二十人同举茂才,时在洪武十二年,明正统三年续修卞氏族谱。
奭,号南坡,其后为东卞。生四子:奫、懿、肃、兰。
爽,号乐静,其后为西卞。
奫,字季深,号清逸。明宣德年间,县欠漕饷无所出,奫出资连艘数百,买米江楚,尽
输一邑之漕。景泰壬申,民饥,捐二千石助官赈灾。事闻,赐七品服。授义官,立石县门,旌之礼部,胡滢表其墓,武阳合志有传。
懿,字季美,号友竹,奫弟,甚孝,子惟中。
鼎,清逸公孙,号观梅,宏治乙卯中承宣司式。
諲,奭孙、兰子,字寅之,号玉渊。成化壬辰进士、观政职方司,有政绩,旌入忠义孝 悌祠,春秋致祭,见郡志人物及《毗陵人品记》,武阳合志有传。
文明,号北山,懿孙,宏治已酉中承宣司式,筑精舍北山下,以养士林。
后野,字如玉,
江阴分支卞荣,明正统乙丑科进士;卞思敏,弘治壬戌科进士。
宜兴分支卞同,明成化乙末科进士。
清:谟正,字继皋,乾隆三十三年举人,补山东清城令,有政绩,因民饥,捐二千石赈灾。 见《武阳合志·宦绩》传。
际美,字有文,邑庠生,年三十七卒,以孝闻,见《武阳合志·孝友》。
汝翼,名昌福,字赞臣,嗣子宗彬,浙江严州知府加三级。
宗彬(1848—1927)名模立,字班,号叔梅,晚号梅叟,清太学生。1874年,随武毅军统领吴宏洛驻札吴淞口督造炮台,五年竣工。癸末(1883),随营赴粤,驻长洲要塞造炮台,后移驻澎湖。乙酉(1885)移驻台北,击退法兵进犯。因军功卓越,保荐三品衔知府,归浙江候补同知。甲午(1894)随吴宏洛北上募兵。驻北塘海口。丁酉(1897)秋入都引见,回浙。庚子(1900)春,补授衢州峡口同知,癸卯(1903)署处州同知,甲辰(1904),补严州同知,历兼云和、遂安、淳安、建德等县知县。两次代严州府篆。辛亥(1911)光复,公举为建德民事长,因年高力辞不就。任严州军政分府参谋。甲寅(1914)三月,任福建省警备处执法官,乙卯冬(1915),代山东鱼台知县,丁已(1917)代济宁知县,安徽办赈,得六等嘉禾章。年逾古稀,告老回乡,丁卯(1927)正月卒,寿80。一生为官,临终仅薄田十数亩,可为清官。
民国:月庭(1866—1926),胜西津裔,天津商会会长,全国工商联副会长。
科技术工作者:(据《前黄乡志》(1986)
维德(?—1981、9、14)胜西人。美国大学硕士、北京市政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伯达(1933)胜西人,福州大学无线电研究室主任、福建省物理学会第二届理事,获1980年省科技三等奖。
伯雄(1922—2007 )胜西人,戚机厂、安徽铜陵市某厂高工。
学璜,胜西人,武汉钢铁公司设计院总工程师,高工。
善义(1933)胜西人,铁道部第四设计院工程师。
当代名人:
保琦(1916)胜西人,1948年美国克理佛兰俄亥俄大学获博士学位,1952年在美国船舶科学院研究中心工作,获美国科学勋章,为高级研究员。受邓小平、华国锋等邀请回国参加国庆典礼,并多次回国义务讲学,为祖国培养人才贡献才华。
璞(喜报1927)曾用笔名向阳。胜西人,卞宗彬孙。先后毕业于江苏省立常州中学、复旦大学新闻系。抗美援朝时入伍。转业后执教于中专、高中、苏州教育学院。主要从事汉语研究,侧重于现代汉语语法,取得一定成果。主要论著有《基本语法讲义》、《语法自修指导》、《读书辨疑》、《贵在屡改》、《<词海拾遗>译文样稿例选》、《东吴教学》。并参与编纂《汉语大词典》1~12册。个人业绩载入《中国语言学名人大辞典》等。
祝年(1924),胜西人,常州市教育工会主席,现已退休。擅写篆书,多次获得全国和国际赛事大奖,被多家艺术院所聘为名誉院长、高级顾问、院士、高级画师等,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的研究员,被授予“百杰中国书画家”称号。
学诊(1942),胜西津裔,美籍,世界杰出华人,中医专家。
学鐄(1919-2009),胜西津裔,美籍,(1988)获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0、1991)获北京航空航天学院和上海大学名誉博士。受周恩来、邓小平等邀请,回国访问、讲学等。并多次回胜西瞻仰渭珍公遗言碑,童方云县长陪同。
民岩
1922年生,1945年北师大中文系毕业,日本投降后不久被国民政府派往台北女子中学任教,后去日本发展,任福井大学等三所大学的教授,教学、著书、办学、回国讲学,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了很大努力,终生未改国籍。其妻堀黎美,日本籍,学习中文。曾到中国任教多年。儿子卞惟行,中国某大学毕业。现在日本某大学教中文,并出版书籍。全家为中日文化和中日友谊做出了很大贡献。
伯岐(1909—1997),胜西人,医师,专攻喉外科及针灸。在常武地区颇有名望。解放前担任武进、常州地区医会会长,武进县参议员等职。解放后迁居香港,创办“道生堂”药行,兼行医药,闻名全港。1967年迁居美国旧金山,组织和发动全美中医师,经过长达三年的努力奋斗,最后,使中医得到美国政府立法,使中医、针灸能在美国合法经营。
五、宗谱修纂继传统
胜西卞氏族谱民国庚辰重修共16卷(20本),卷前为谱序、义例、谱考、文札、家规、目录。卷一世系图、卷二卷三世表(1-45世),卷四东大分世表(46-56),卷五东二、三、四分世表(46-55),卷六上西大、西二分世表(46-56),云尖一、二、三分世表(36-55世);卷七宸翰志、诰敕、像赞、诏、祭文、褒祠;卷八赠述志、碑、记、跋、祭文、序、引;卷九赠述志、传;卷十赠述志,墓表、誌铭、哀词、诔词;卷十一赠述志、像赞、诗、补遗诗;卷十二赠述志,云尖传、誌、铭;卷十三家集志、牋、疏、札、杂说、启、表、行实、行述、行略、墓表、记、诗词、永州同祖录;卷十四祠墓志,祠规、忠贞公祠图、大宗祠图、小宗祠图、茔域图、茔域字号、领谱字号;卷十五西洋渚分世系(33-57世),世表(31-45);卷十六西洋渚分世表(46-57世)、赠述志、家集誌。
谱创于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孟夏,十四世孙祥符令朂字敏学,居汴,撰《卞氏宗图》一卷。今民国庚辰谱载其《卞氏宗图引》315字,并有蔡元定、汪徹序,有乾道九年仲冬直秘阁修撰张九成序、吉水文天祥序。此乃济阴统宗谱也,修于汴。
续修谱即《胜西卞氏家谱》,为元大德八年甲辰(1304)三十一世致中号竹所纂修,距创谱长达322年之久。以始迁祖长卿公之父节度公以上为前谱,长卿公迁常以后为后谱。子真公所修为二修,有翰林学士宋濂序。公元1438年(明正统三年三月),忠贞公37世孙奫、字季深、号清逸第三次修撰,光禄大夫柱国少帅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国史总裁同知经筵事杨荣为之序。嘉靖三十九年庚申(1560)为四修,距前122年之久。清顺治六年已丑(1649)为五修,有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同邑白贻清序。距前达89年。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为六修,距前42年。乾隆元年丙辰(1736)为七修,距前45年。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为八修,有赐进士及第礼部左侍郎著名经学家同邑庄存与序,距前52年。嘉庆二十三年戊寅(1818)为九修,有赐进士第翰林院编修同邑孙星衍序,距前30年,道光二十九年已酉(1849)为十修,有苏松太仓兵备道兼管水利事务、翰林院编修固始吴其泰序,距前31年。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为十一修,有雅浦陆鼎翰序,距前41年。民国二十九年庚辰(1940)为十二修,有前朝进士钱振煌序手迹,距前50年。同年天津卞氏宗谱纂修,追认为胜西卞氏东大分北迁,北迁始祖为卞瑛。本次为第十三次续修,自2008年正式起动,距前69年。
胜西谱于明嘉靖、永乐期间两次厄于火。元大德八年致中(竹所)序称:“丐文于赵翰林子昂,以弁诸首”。但未见其序文,不知何故。致中卒,吴兴赵文敏公誌其墓。可见竹所公墓志为赵子昂撰。
谱例
1.命名字号曰(辈份排序):应懋文廷,大中思正,景道立朝,惟士起方,可斯其传。
2.旧谱分节度公以上为前谱,忠勇公以下为后谱。分则世次绵联无分前后。位于五世班列中注明忠勇公为居常之祖重始迁也。
3.旧谱遂苏式,随代分列小传,今则兼仿欧阳氏世表之例,以五世为一班,每世每人名下载生卒嫁娶之,另立谱传,以志其详。
4.大宗应属东分大房清逸公之子谦、谦之子鼐,但鼐嘉靖间迁滆湖西郑庄(成章),祖宗祠墓久不与祭,故宗子不得而归焉。今当以谦之弟鑽,鑽之子某,孙某承之,盖应以义起,义存则法因之立矣。
5.旧谱十六岁以上方许入谱,现在则幼稚一并列名。
6.忠贞公、忠勇公祠墓具载郡县志,而忠勇公之墓原地已无传焉。及考宋高宗谕葬敕并吕相所撰墓碑,并云永胜西乡徐司徒巷,今则无所谓徐司徒巷,而后有后黄村,人丁已不下百余,相传元明兵火之际,子孙避乱他徙,遂为他族所窃据。呜呼,功烈如忠勇公而邱墓不能延及百世,共他可知矣。因念博士公墓俗名长官坟与东山坟址相接,幸而尚存,谨自长官坟,东山坟为通族公墓。
7.乾隆元年丙辰四十四世孙玉文、四十五友闻、四十七岳、柱、中和,四十八祊、祎订。
作者:朱炳国 吴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