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良,女,字存初,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之一,常州人。解放后任司法部部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等职。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三月二十七日,卒于公元一九八五年。研究史良家世者,长期未查得其家谱。近来,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员,东门桃园九福堂史氏宗谱主修史…
瞿独伊是杨之华与前夫沈剑龙在1922年冬所生之女,原名沈晓光。杨之华与瞿秋白结婚后,两人忙于革命工作,表示不再生育,所以秋白提议改名“独伊”,姓“瞿”。杨之华很高兴地表示同意。杨之华是浙江萧山县瓜沥区坎山镇三岔路人。三岔路是农村小街镇。杨之华家是有着传统文化的地主兼营茧丝行商。父亲杨羹梅1923年去世。杨之华…
笔者八十年代初,就业余从事家谱收藏与研究,至今已收藏家谱五千余册。2006年,无锡收藏古玩的朋友告诉我有一套无姓家谱,上面只写了“第五氏族谱”,可能是这套族谱的第五本。结果在古玩店里放了三个月还没卖出,我听完后内心隐隐觉得这可能是国内罕见姓氏的家谱,因为自己早已了解到陕西一带有人姓“第五”,但没想到确真有…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形态和传承体系,由此构成本民族特有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并在其文化传承、升华凝炼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文化认同、文化崇拜的精神支柱和风俗礼制,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国家昌盛的共同基石和根祖文化。谱牒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祖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脉。它纵贯了五千年华夏文…
善述堂都氏所居丰西洪庄村,宋迄明清永丰西乡也,原有稻香庵,东门外三里,都氏聚族而居。即今天宁区青龙街道所辖,今名都家塘,洪庄村已不为人所知。清道光年间有百余户,七八百人,咸丰洪杨兵灾,庐舍被焚,死伤过半,村西宗祠亦被毁。经休养生息,人口繁衍,今已恢复当年景象矣。都姓,谱载为帝舜大臣后稷之苗裔,以邑为氏…
毗陵唐氏宗祠原位于市中心青果巷内,坐北朝南,硬山式砖木结构,为三进三楹形制。面积为一亩四分五厘九毫。2002年,为配合常州城市建设,被迁建至市南郊荆川公园东侧,现为坐西朝东,祠门建在北围墙上,祠堂为清式风格,三进三楹,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据毗陵《唐氏宗谱》记载,南宋时高邮人唐华甫官至翰林院检讨。他因其姑妈…
蓉湖周氏宗祠,位于武进横山桥镇芙蓉东周村委,坐北朝南,是一座典雅古朴的庭园式建筑。总占地面积1125平方,建筑面积885平方,门前广场占地1320平方。据《蓉湖周氏宗谱》记载,蓉湖周氏远祖为北宋哲学家、理学师祖周敦颐(字濂溪),始迁祖周景凤,长子,周安一(字居仁)在元朝至正年间(即公元1341年——1368年间),由松江黄渡徙…
毗陵胜西里有三元石坊,为明商文毅公辂建也。明初卞氏富甲常郡,卞翁乐善好施,其村庄市廛房舍极多,工商咸集。有慈溪皮匠僦居,历有年所,人颇诚笃,工无二价,卞翁心异之。每冬去春来,必告于主人。某岁腊杪来晤别,问所需浙省土产当携来。卞翁曰:“无需,有一事相烦,未识肯许诺否?”匠问何事?翁曰:“予有二子,皆长成,…
《武进横山桥发现三块珍贵清代石碑》,据查考。一、康熙碑“武进县令刘乔龄”,系山西省安邑县(今运城市辖)人,进士出身。康熙三十七年来任,有政声,三年一任,连续三任,至四十三年离任。据碑文有“禁樵牧、牛羊践踏”,“许该主人指名禀报本县重处”等语,以为是“义冢”即“乱葬坟”,有误。按“义冢”为社会公益事业所置…
宗祠者,慎终追远,寻根问祖,祭祀纪念祖先之厅堂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传承华夏文明之殿堂也;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爱国教育之基地也;宗亲联谊,团结互助,聚会议事之场所也。历经战乱,屡堙屡兴,所以为各地宗族之所重视也。是氏始祖子羽公讳仪,北海营陵人,东汉末南迁吴江,累迁三国吴尚书仆射、封都亭侯。宋列祀金陵先…
Copyright © 清砚谱社 备案号:苏ICP备15057863号-2
技术支持:认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