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文脉 源远流长

人气:614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在个人的履历中,肯定会留下永久的记忆。无锡市钱镠研究会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钱氏文脉的长廊里,同样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印记。

  钱镠是谁

  文友钱铁民、钱铮多次在我面前提到无锡地区他们的钱氏始祖——钱镠,钱镠是谁?对我来说,似乎很陌生。为了筹建钱镠研究会,伟人兄和铁民、钱铮他们多次和我一起商量有关事宜。于是,“钱镠”这个不同凡响的名字,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钱镠,是一个绵延千年未曾中断且代有人杰传世的家族人杰中的典范。由钱镠开始的吴越国,祖孙三代为国王,对江南的开发和繁荣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业绩,并在改朝换代中,钱镠之孙——吴越国三世王钱俶遵命遗训,主动归顺中原,和  平纳入宋朝版图,为宋代官民称道。宋代文人在编写百家姓时,把钱姓列在官家赵姓之后,“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成为千百年来国民耳熟能详的口头语。这个由吴越王钱镠起有史可考的钱氏家族,给华夏文明贡献了众多一流的人物,可谓精彩绝伦。

  钱镠是谁?钱镠不仅是风流一代的吴越王,吴越钱氏的第一世祖,而且是“上承祖祢之泽,下广子孙之传”的偶像,是钱氏文化造福千年的符号。

  不一般的钱镠研究会

  无锡市钱镠研究会的成立,其筹备时间之长,研究环节之细,其中的复杂的曲折,发起人很少提及。从市民政局到市社科联;从市文联到市吴文化研究会;从无锡到北京;从钱氏家族到异姓友人……姓钱的知道个中细节,在梦中也会发出赞声:想不到呀,不容易!

  仅以几个日子为例:2002年4月1日,钱铁民、钱铮到文联机关,同我一起商量筹办钱镠研究会事宜;2003年7月18日,钱伟人、钱铁民、钱铮等,邀我一起商量筹办钱镠研究会的有关事宜;2003年7月30日,市民政局发文,批准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钱镠研究分会(简称无锡市钱镠研究会)注册成立;2004年7月23日,举行无锡市钱镠研究会成立大会。打开过去的记忆之门,其中的大小协商会、筹备会、钱氏雅集,也留下了不少深深浅浅的钱氏印记。

  钱镠研究会成立以后,许多工作便一项接一项的开展起来,且都有声有色:迎来送往待嘉宾,组织钱氏修宗谱,年年清明祭宗祠,文化交流显成果……

  名曰研究会,是自愿组合的社团组织,实际是凝聚一种文化的纽带,是提供研究钱氏文脉,弘扬民族文化的平台。一种不一般的历史文脉,让人不断去寻求、去唤醒、去鼓舞和升华自己的灵魂。

  钱王祠:钱氏的精神家园

  钱王世家,千年传承,三五十世不等,而人才辈出,从未散绝。全国有钱氏人口二百六十四万,占全国人口千分之零点二二,可出的各类人才却大大高于别的姓。究其原因,与钱氏开创之祖钱镠留下的精神遗产有关。

  在无锡的惠山钱武肃王祠,简称钱王祠,是浙江钱氏迁无锡后裔为祭祀先祖钱镠所建的宗祠。

  钱王主祠始建于宋熙宁十年(1077)元初毁于战乱,明代重建于西湖之滨。无锡惠山分祠始建于明代,后湮没,于清代乾隆四年(1739)重建。后虽多次遭劫,但屡毁屡建,屡建屡盛,终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钱王祠设春秋两祭,先官祭,后家祭。作为钱氏后裔,无论为官为民、是富是贫,都应祭祀先祖,不忘家训。

  以布衣之身而位列王侯的钱镠生了三十三个儿子,如何保住身家性命和财富,是他关心的主要心事。他的超常智慧,在他生前死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六十岁时,立家训八条,告诫子孙“莫纵骄奢,兄弟相同,上下和睦”,强调“子孙若不忠不孝,不仁不义,须是破家灭门,要鸣鼓而攻之。千叮万嘱,慎勿违训”。

  钱镠临终前给子孙留下十条遗嘱,其中有“要尔等心存忠孝,爱兵恤民”、“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圣人云顺者存。又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

  钱镠的后人把他平时言行记录整理成《钱氏家训》,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四大内容。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提及的“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即在“国家”一节之中。

  铭记祖先之恩德,家训就是永远的财富。2008年4月6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初一),我有幸随无锡钱镠研究会会长、武肃王第三十六世裔孙钱伟人与无锡钱氏通族,参加无锡惠山钱王祠公祭钱王大典。

  无锡钱氏后人能相聚于此,崇敬先祖,承启钟灵,缘于这里是钱氏的精神家园。同样,丛立于华夏大地的各族宗祠,不都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家园吗?

  家谱,中国史学中的矿藏

  无锡市钱镠研究会成立以后,把修编家谱(宗谱)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于2006年7月成立了无锡钱氏宗谱修编办公室。记得钱伟人会长多次强调要做细做实做好。秘书长钱铮动嘴动笔又动腿,并多次催促我为宗谱撰写序言。功夫不负有心人,钱氏宗亲齐努力,至2010年9月,先后续修成《无锡钱氏宗谱世系图》和《无锡钱氏宗谱》(庚寅本)。在宗谱发行仪式上,我亲眼看到钱氏宗亲们一个个激动得直拍手。无锡钱氏堠山支宗谱103年、湖头支宗谱59年未续修宗谱,如今,他们的名字都已进入了续修的新谱,怎么会不兴奋、不拍手呢?

  家谱,和国史、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国历史学的支柱,是中华悠久史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术研究价值、道德建设价值和宗亲寻根问祖的服务价值都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这是中国史学中的“矿藏”,是代代相传的传家之宝啊!

  钱浦始祖之缘

  我在不经意中担任了无锡钱镠研究会的顾问。说起浦氏和钱氏,还有一段源远流长的缘份呢。

  后周显德七年(960),赵匡胤夺天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北宋初年,还存在着荆南、南汉、南唐、吴越和北汉等割据政权,至开宝七年(974),还存有北汉、吴越、南唐。

  北宋决定攻取江南,于开宝八年,宋太祖命武惠王曹彬统帅十万大军南下,浦鹏飞为副将。夺取江南,首攻南唐。南唐是五代十国之一,后主李煜醉心填词吟诗,朝歌暮舞,不问政事。南唐处于国枯民穷、将士无心抵抗的境况。

  这时,吴越王钱俶不忘祖训,顾全大局,不恋王位,不计得失,倾力助宋。这时,宋太祖乘机命吴越王钱俶出兵攻打苏州、无锡、江阴、宜兴、常州等地,和北宋大军会合。金陵告破,李煜出降,南唐宣告灭亡。

  吴越助宋出兵五万,获胜后宋太祖封吴越:节度二人、防御使一人、刺史六人。并下诏:将有关钱氏亲戚、吴越所有官吏,悉调至京城任用。

  在攻打南唐的战役中,浦鹏飞屡建战功,深得军民拥戴,宋太祖即封他为平南大将军,并命他镇抚江南留守吴中锡邑。浦鹏飞定居无锡,成为江南浦氏始祖。笔者即浦氏第34世孙。

  以上史料,说明钱氏与浦氏的祖先曾并肩作战,为统一大业立下丰功伟绩。在时光流转一千多年以后,我和钱氏同为中华文脉携手协进,这不是一种千年文脉之缘吗?

  在纪念无锡钱镠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之际,回望平凡岁月,深感文化苦旅之不凡。钱氏文脉,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奇葩,我们当以传承、弘扬、珍惜之。

  作者:无锡市太湖文化研究会会长,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无锡市钱镠研究会顾问,原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

 
浦学坤在建会十周年庆典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