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港张氏宗谱》宏发庆典贺词

人气:336

  尊敬的各位张氏宗亲、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举国上下欢庆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全党全国人民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开新步伐之际,江阴周庄亭子港张氏四房盂容公支宗谱续修圆满完成,今天举行弘发庆典,我谨代表江阴市暨阳名贤研究院、江阴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向亭子港张氏草圣堂宗谱隆重弘发,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张氏是全国第三大姓,江阴第二大姓,张姓是一个古老姓氏,其血缘亲祖是轩辕黄帝,誉为龙的传人。轩辕黄帝的孙子挥是 “弓”的发明者,并封为监管制造弓箭的“弓正”,因古代社会弓、矢之地位十分重要,遂赐姓为“张”。故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全国张氏有26个郡望,吴郡张氏是其中最突出的名门望旗之一,其中草圣堂张氏以唐代书法家、“草圣”张旭为始祖。张旭的书法,善长草书,他性格豪迈、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此时下笔,其书极佳,曾以头濡墨而书壁(以头发浸了墨汁在墙上书写),被称为“张颠”,酒醒后看了以为神仙写的,他的书法 “益臻神妙”。著名书法家崔邈、颜真卿都是他的弟子。历代集帖都收有张旭的草书,还有“尚书省郎官石记”等碑刻拓印存世,成为与孔子“孔圣人”、孟子“亚圣”、“诗圣”杜甫齐名的“草圣”。

  亭子港张氏宗亲勤劳勇敢,世代务农,改革开放中走上了致富幸福之路。此次第三届续修宗谱,江阴润冶重工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主修张培进先生自费3万元觅得民国版旧谱复印件一套,其子张学军出资3万元启动修谱,在他们父子带动下,宗亲纷纷捐资。集木成林,集腋成裘,集体的力量使修谱工作顺利开展起来。张科只有26岁,担当起主编责任,是江阴宗谱续修队伍中的后起之秀,他在实践中向老长辈们和江阴、常州两地谱牒专家虚心求教,与续修班子成员们团结合作起采访调查、上门登记,精心编辑,最终使这部包含江阴、张家港、常熟、无锡、溧阳等地张氏宗亲的新谱得以按计划完成。是尊祖敬宗的信仰、是宗亲共举的合力、是班子成员不辞艰辛的努力,完成了本届续修,促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家谱是家族基本世系情况特别是家规家训、家族文化、先辈优秀事迹的档案载体,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史料,与国家的史书、各级的地方志一起,成为中国史学体系的三大支柱。续修家谱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中的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续修完成并发谱后,不能束之高阁,而要以各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使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常看家谱、常温族训、学习家族祖先中的名贤事迹、继承和发扬家族优良传统。

  张氏四房盂容公支宗谱修好后,希望能创造条件、联合旗人,把整个亭子港张氏五个房的全谱(30卷)修起来。同时,还要着手做好三件大事: 一、成立宗亲联谊会。目的是增进族亲间的亲情和友谊,促进感情联络、思想交流,实现和谐欢乐、共同进步,这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宗亲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有重要作用;

  二、设立基金会,为开展宗亲联谊活动、深入研究宗旗文化,提供经费保证。同时也为关注与扶持本族贫困宗亲及奖励优秀学人,为提升氏族的亲和力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三、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宗亲祭祀活动场所。如果说宗谱是旗人根的依据,那宗祠就是旗人基的象征。因而,宗榈是宗亲进行联谊、祭祀活动的韧质载体。有了祠堂,才能定期开展祭祀与纪念活动。所以,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创建开展祭祀活动的场所。 最后,衷心祝愿张氏家族兴旺发达!

  祝

  愿大家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作者系江阴市暨阳名贤研究院院长、江阴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