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孙氏宗亲、各位领导、嘉宾:
大家好!
首先感谢《寨桥孙氏宗谱》编修委员会的邀请,参加今天的《寨桥孙氏宗谱》发谱大会盛典。在此,我代表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祠堂文化研究会向《寨桥孙氏宗谱》续修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对为本次修谱作出贡献的寨桥孙氏宗亲和修谱办公室的编修人员表示敬意!
参天大树必有根,怀山之水必有源。家谱,是宗族文化,是历史图籍,是桥梁,是纽带,是寻根认祖的可靠依据。宗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与正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民族学、人口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寨桥孙氏始祖居安徽凤阳定县,自六世痒公迁居塘洋,八世杲、景、和昺三公择居坂上,十世明公和德公定居灵台,已有20余代,500余年,子孙繁衍,人丁兴旺,人材辈出。自1946年修谱至今已近70年,期间改朝换代,世情多变。在“文革破四旧”中各家保存的家谱,当场焚毁,惨不忍睹,众族人欲哭无泪,回天无力,愧对祖宗,悲愤内疚。在这关键时刻,春和冒着危险,抱着对祖宗一片孝心,临危不惧,把全套民国宗谱16册用塑料膜包扎好,深挖三尺埋藏在麦田里,逃过一劫。子承父业,德江夫妇将谱牒精心珍藏至今。本次续修,由德江、产茂贡献的两套完整的民国宗谱为根本依据展开。两人功盖百世,荫泽子孙。
常州近10年来,续修宗谱已形成良好的风气,走在全国的前列。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动议续修宗谱。《寨桥孙氏宗谱》癸巳早春,由宗亲玉海,世忠、小勇三人,共同发起续修谱牒之倡议,得到各地族人的热烈响应和衷心拥戴。在此基础上,全体代表通过民主协商,成立了“家谱续修委员会”。由玉海,法明,仕峰,仲兴,南平,少华,岭南七人组成。玉海任主任,全面领导和具体负责续修事务,新谱必将列入优秀宗谱的行列。
寨桥孙氏,人才辈出。自明代至民国时期,在常武地区的大地上,乃至苏南地区家族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大批寨桥孙氏宗亲在党政干部和科技界名人的杰出贡献,赢得了社会上的广泛赞誉和世人传颂。盛世当今,经济腾飞,政通人和,《寨桥孙氏宗谱》续修的圆满成功,为远方的宗亲寻根问祖留下依据,也为有志儿女发展搭建一个新的平台。寨桥孙氏家族这个强大而睿智的群体和全国人民一道,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中,共同实现中国梦。
最后,祝孙氏家族幸福安康,吉祥如意,事业兴旺,子孙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