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淮阴《南清河周氏支谱》寻根问祖

人气:556

  淮安市淮阴区长江东路新民小区7号周兴国根据宜兴理事小组编写的《阳羡周氏文化》中南华圩爱莲堂《周氏宗谱》的记载,持淮阴《南清河周氏支谱》所载材料,来函寻根问祖,由省宗亲会秘书长林宗转知我们。今据2011年5月来信综述如下:

  兴国宗亲是淮阴忠孝堂《南清河周氏支谱》迁二(七二)公二十二世孙。他们在续修宗谱时,发现上世纪初淮阴地区有四部宗谱,都是爱莲堂堂号,始祖是敦颐公,迁淮始祖为谁,或说是七一公,或说是七二公。《盐阜周氏宗谱•历修序》记载的还有“迁一”之名;并说:“明初,我始祖迁一公兄弟九人,公居其长,避元季乱,由平江迁盐渎。”又说:“迁一公生于元泰定三年(1328)殁于永乐十四年(1416)”又从周效曾、周渺在光绪三十一年(1903)纂修的《南清河周氏支谱》查明,七二公,字叙九,生卒失考。配陈氏,子显忠。显忠公生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卒于正统十四年(1449)。根据显忠之生年是1352年,兴国等推定七二公之生年是1330年(±1年)。在翻阅了较多的资料之后,还发现“七一”、“七二” 、“迁一”等那一时期的先祖都有共同的生活遭遇。这遭遇就是:他们都是从苏南经苏州迁到苏北去的。例如《历修序》说:“明太祖歼灭群雄,下诏迁江南民实江北。我始祖迁一公与弟迁二公由姑苏迁淮甸,兄居射湖东,隶盐渎;弟居射湖西,隶山阳。”《南清河周氏支谱》说:“元季之乱,始祖七二公与兄七一公自苏州阊门避居清河(即淮安)”。明洪武三年(1370),始祖四十二岁,被赶散,迁往阜宁。七二公前往淮阴,七三公迁往宝应。有了这些深一层的理解后,兴国等宗亲认为“迁一”、“迁二”之称不但显示了同胞关系,而且符合他们当时流浪客的身份;“七一”、“七二”则是书写时的避繁就简的写法,“七一”公就是“迁一”公。兴国等还联想到迁一公等的先祖原本该是在苏南生活,于是他们萌生了到苏南寻根问祖的心念。省宗亲会的活动帮助他们实现了心愿。他们把目标锁定在宜兴南华圩爱莲堂《周氏宗谱》上。

  经过他们编辑部内部反复翻阅、查对、讨论,再与省宗亲会宜兴理事小组多次往返信函、交流复印材料之后,双方认定以下材料能够使两地之谱的世系连成一气,使之血脉相通,有干有枝。①都是以周敦颐为一世祖。②迁徙时的原居住地:迁一公住平江,迁二公住阊门,伯祥公住澄江之顾山。地名虽不同,都在江阴、无锡、苏州三市毗邻处,相距不远。③迁徙时间:都是1370年。④出生年月:迁一(七一、谦益)公,生于1328年。迁二公生于1330年(±1年)。宜兴伯祥公生于1333年。根据出生时间的先后,可以认定他们是亲兄弟。南华圩谱中的伯祥公是敦颐公第十四世孙,又可以进而认定迁一公、迁二公都是敦颐公第十四世孙。这样认祖归宗之后,《南清河周氏宗谱》的敦颐公往后的世系就清楚了。两谱都是敦颐公长子寿公的后裔,直到第十二世魁公,都是同宗共祖,一条血脉。一代接一代,非常清楚。魁公生子二:渊、源。第十三世渊公生子伯祥,第十四世伯祥公字瑞夫,号谦斋。初居澄江古山,明洪武三年迁居宜兴横塘里之坝濠头,是为宜兴始祖。第十三世源公,也有记载,是“无考”二字。可以想见,先祖在修纂该谱时,对源公的去向一定是找来找去、考来考去,他们哪里会想到时代的洪流竟把他们冲到苏北去了。若非今天这样一个改革开放的大时代,我们这一辈,也不可能找到线索、把先祖史实考证清楚,使之复合团圆。现在我们可以说:迁一公、迁二公或者还有迁三公等等,都是源公的后代。

  先祖们相隔了近七百年,现在终于沟通了,团圆了。是好事,是喜事!这是谁的力量,谁的功德?康熙时赐进士及第的奕封为南华圩谱作的序文说:“岂非濂溪先生泽远源长之余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