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战乱,生灵涂炭,郡南人烟稀少。明初移民垦荒,成为鱼米富庶之乡。曾几何时,沧海桑田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高楼大厦蔽云日,难见稻菽千重浪。田园风光已变成繁华城市矣。周氏宗族从元末明初迁来,生息繁衍,参与开发与建设,猗欤盛哉,功莫大焉。
泱泱周氏,我国十大姓氏之一,人口约二千五百四十余万,占全国总人口百分之二点一二,位列第九。常州市有八万三千多人,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四点二,位列第四。明代以来,长江流域为其重要聚居区域,当代以湘、川、苏、鄂为最多,约占周姓人口百分之三十四。郡望多达十九个,其中以陈留(开封东)、汝南(河南平舆北)、沛国(皖濉溪县西北)、河南(洛阳东北)为主要。堂号众多,南方多『爱莲堂』,北方多『细柳堂』。细柳堂由来,出自西汉大将军周亚夫,抗击匈奴,驻军细柳,文帝巡营,军纪严明,『无将令,不准入内』。文帝深以为然,奖勉有加,官升宰相。周姓通用门联有:『军推细柳,品合爱莲』,『宗传姬旦家声远,学绍濂溪道脉长』。
周氏出自姬姓。周初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姬发之弟周公姬旦,助武王灭商,统一天下,子孙遂以周为氏,以周公得姓始祖。历代周氏,名人荟萃:两汉父子名将、绛侯太尉周勃及其子大将军周亚夫,三国东吴都督周瑜,东晋宜兴人周处,『除三害』名闻天下,后封侯封王。唐宰相周允之、画家周方,北宋周敦颐,南宋大臣、诗人周必大,明画家周臣,宰相周延儒,清初纂刻鉴赏家周亮工,嘉庆进士、广西巡抚词人周之琦,清宜兴词人周济;近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周树人(鲁迅)、政治活动家和生物学家周建人、散文作家周作人,一门三兄弟;民国空军司令上将周至柔。当代无产阶极革命家周逸群,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开国上将周士弟、周纯全,历史学家周谷城,实业家周叔韬,钢铁冶金家和陶瓷学家周仁,物理学家周培源与周同庆,语言文字学家周祖谟,文艺理论家周扬,京剧名家周信芳,国际书法家周鲠生等。
常州历史名城,文化底蕴深厚,精英辈出,不胜枚举。北宋有周孚先、恭先兄弟,著名理学家,创办城东、城西两书院。明代有正德进士、南京刑户部尚书周金,正德年间江南巡抚周忱,在常治水有功,深得民心;民间在芙蓉双庙、无锡玉祁、马山祥符寺等多处建周尚书庙,以资纪念。清康熙有工部尚书周清源,乾隆时有象棋名家周廷梅等。当代有语言文学家周有光(青果巷),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博导周仁(浦前),气象学家周琴芳(城区),飞机设计专家、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周维贤(鸣凰北庙桥),海军少将周瑞安(漕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周新成(蒋湾桥),著名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蒋湾桥),空军太空及导弹专家周文晋(蒋湾桥),著名书法家周子青(城区)等。
本宗始祖周敦颐(一○一七-一○七二),北宋哲学家,字叔茂,湖南道县人。早年登进士弟,任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大理寺丞、国子博士等职。追封汝南伯、道国公、谥元老,从祀孔庙。为官清廉,淡泊名利,作《爱莲说》,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为标榜。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脱,如光风霁月,被誉为『儒林仪表,国家栋梁』。乾隆曾御赐『光霁』祠额。其理学崛起于孔孟之后,为《太极图说》、《易通》数千言,后儒推为百世道学渊源之祖。楹联有云:
㈠、旧家濂溪功名与事业齐芳,后徙蒋湾枝叶偕本根并茂。
㈡、通书太极肇开理学之宗濂溪一脉相延,霁风光月世守忠贞之节元公余韶尚在。
蒋湾桥始迁祖讳灿,字茂芳,始苏吴塘里人,元末明初迁蒋湾桥池墩村。第四世兄弟三:长讳泽,字静思,居蒋湾桥南村(田里周家),为大房分祖;次讳源,字静长,号国泰,迁丫叉浦(茶山浦前)为始迁祖;三讳濡,字静和,迁黄楝树(横山镇)为始迁祖。后代子孙分分迁城乡各城,星罗棋布,秀者读,朴者耕,耕读传家,宗风淳朴,蔚为望族。
本宗创谱于清顺治丁亥、康熙丁丑续修,乾隆甲戌三修,嘉庆辛酉四修,道光甲申五修及庚戌六修,同治己巳七修,光绪辛卯八修,民国乙卯九修,民国丁亥(一九四七)十修,今为第十一修矣。今馆藏旧谱有同治己巳,光绪辛卯,民国乙卯、丁亥共四种,可见修谱之勤,符合三十年一修定例及存世之多,实属少见。今见民国丁亥(一九四七)谱序为陆军少将蒋必所撰,蒋必邑人也,曾任北伐军铁甲车司令,一度驻常,参加抗日战争。抗日胜利后在常赋闲,参与秘密革命活动,谱序正是此时所撰,哲人已逝,感怀无巳。
欣逢盛世,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传统文化得以恢复弘扬,修谱之风,蔚然而兴起。族贤德文、坤全、涤宙、洪庭等发起修谱,得到广大宗亲响应,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工作顺利开展之际,邀余为序,余虽年迈,兴趣盎然,乐而为之。
余以为本届修谱,时隔六十余年,特别重要,意义非凡。
第一,属于抢救性质。近百年来,欧风美雨东渐,左倾思潮冲击,特别十年文革,谱牒损毁尤其惨重,传承断代,后继无人。再不抢救,不知宗谱为何物,祖宗为何人?道德沦亡,如何为人!?抢救历史文化遗产,为吾辈之职责。
第二,续修宗旨是寻根问祖,尊祖敬宗收族,联谊宗亲,加强民族团结,有利海内外华人大团结,有利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为振兴中华团结奋斗。
第三,续修宗谱,传承和弘扬族规传统道德国,有利于当前开展『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敬老爱亲』道德建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有利于建设中华文化精神家园。
第四,谱牒与国史、文志为我国史学三大支柱,共存共荣,互为补充,相互辉映,传承繁荣谱牒文化,为开创新谱学打基础、作贡献,共同为我国史学事业再铸辉煌。
蒋湾桥周氏宗谱之续修,反映时代风貌、地优势与宗族特点,图文并茂,内容充实。数年辛勤,圆满玉成,功德无量,可喜可贺,功在当代,德泽千秋。为之序,并为之赞云:新谱玉成兮弘扬传统,祖功宗德兮感恩无穷;与时俱进兮男女并荣,推陈出新兮古为今用;高风亮节兮爱莲成风,再铸辉煌兮子孙繁荣。
八三叟 吴之光谨撰
公元二〇一一年仲秋之吉
【注】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兼祠堂文化研究会会长,武进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原武进地方志办副主任、《武进县志》总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