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渊源及发展

人气:271

  一、话说张姓

  张王李赵遍地刘——人们在谈论中国姓氏的时候,往往这样概括前五大姓,把张姓列为诸姓之首。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专家近年根据人口资料考证,张姓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一,即世界上张姓超过7800万人。这一研究成果表明,张姓人口略少于李姓和王姓,是当今中国第三大姓。

  二、得氏青阳

  张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远古传说时代。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此说正确地叙述了张姓的来源。《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又云:“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于此可知,青阳就是玄嚣,他所居的“江水”,东汉应的注为“古江国也”。其地望在今河南省正阳县东南大林乡涂店附近。青阳的儿子挥,与颛顼同是黄帝子孙,而颛顼为帝时建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所以,挥任弓正(监管制造弓箭的官)应在颛顼之时,活动地点在濮阳。挥所观之弧星,即弧矢星,共9颗,在天狼星东南,其中八星如弓形,一星像矢,在大犬、船尾两星座内,很像上弦的弓箭。挥经过许多夜晚观察,受到启发,终于制成弓箭,这在当时对社会确实有很大的贡献,因此被赐姓张。“张”字本义为弓上弦,引申为开弓、长弓,与官名“弓正”及古星名“弧”均密切相关。

  三、发展壮大

  张氏还有一支形成于春秋时期,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的,即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所说:“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张氏世仕晋,晋分为三,又世仕韩,此即晋之公族以字为氏者。”按,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解张的子孙又世代仕韩,而韩国自平阳南迁后先都宜阳,又迁禹州,最后迁至新郑,均在河南境,所以,这一支张氏在战国时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境内发展繁衍。

  此外,据《读史方舆纪要》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此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据《三国志·魏志》载,魏国名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世居马邑,成为大姓。金、元时期,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凡此种种,都为张姓增添了新的属员,使之成为拥有众多人口的大姓。

  四、初创辉煌

  据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载:“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君臣,君臣生趯(tì),趯生路,其孙日抑朔。至三卿分晋,张氏事韩,韩相(张)开地、生平、凡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汉太傅留文成侯。(良)生侍中辟疆及不疑。(不疑)生典、典生默,默生大司马金。金生阳陵公乘千秋,字万年。千秋生尚。尚五子:壮、赞、彭、睦、述。壮生裔,裔生皓,字叔明,后汉司空,世居武阳键为。皓生宇,北平范阳太守,避地居万城。宇孙肥如侯孟成,生平,魏渔阳郡守。平生华,字茂先,晋司空、壮武公,二子:祎(yī)、韪。祎字彦仲,散骑侍郎。生舆,字公安,太子舍人,袭壮武公。生次惠,宋濮阳太守,二子:穆之、安之。安之之族,徙居襄阳。”韪,晋散骑常侍,随元帝南迁,寓居江左。六世孙隆,太常卿,复还河东,后徙洛阳。

  五、再展雄姿

  张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支脉众多,在全国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各门望族。《广韵》列出张姓的郡望为14个: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键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都,河内、高平。《张氏谱图》则云:“有四十三望”。张氏在中国姓氏中是郡望最多的姓氏,这说明张姓在全国分布非常广泛。

  六、迁徙远播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例如,河东(治今山西永济县西南浦州镇)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之,吒之在隋时任河东郡丞,自范阳徙居河东临猗,传四代有张嘉祯,在唐玄宗时任宰相,嘉祯之子延赏在唐德宗时任宰相,延赏之子弘靖相宪宗,时号“三相张家”。始兴(治所在曲江县,即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传三代有张九龄,唐玄宗时任宰相,天下谓之曲江公。冯翊(yì)(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字文纪,东汉时任广陵太守,曾孙翼,字伯恭,任蜀冀州刺史,子孙自键为徙下都,传到德言,生策,策生张仁愿,唐中宗时任宰相。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篙第四子睦,字选公,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蜀郡,裔孙显,任齐庐江太守,传七代有张镒,唐德宗时任宰相。清河东武城(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北 )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徙张歆(xīn),歆弟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至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传四代有张文瓘(guàn),唐高宗时任宰相,文瓘弟文琮之子张锡,武后及温王时任宰相。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常山景王张耳之后,世居鄚(mào)(旧读mò,地名,在河北省任丘),裔孙张文蔚,唐哀帝时任宰相,张濬(jùn,浚的异体)于唐昭宗时任宰相。中山(治所在今河北定县)张氏,为汉北平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裔孙张行成,在唐太宗、唐高宗两朝任宰相。魏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繁水,裔孙张大安,唐高宗时任宰相。汲郡(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张氏,世居平原,裔孙镐,唐肃宗时任宰相。郑州(今属河南)张氏,裔孙张亮,唐太宗时任宰相。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张氏,出自张耳第十五代孙张烈。敦煌(今属甘肃)张氏,为魏金吾将军张恭之后。

  据《台湾省通志》记载,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居古田之梅溪,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七、民族融合

  张姓以北方人居多,主要是汉族,但在多次民族大融合中也有不少人融入少数民族。如乌丸、匈奴、羯、契丹、女真、白、苗、彝、瑶、黎、壮、侗、高山、阿昌、藏、土家、蒙古、布朗、朝鲜、满、回等。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八、古代名人

  张姓源远流长,枝繁叶茂,名人辈出,不绝于史。战国时有政治家、魏国人张仪,曾先后任秦相和魏相,其策略号称“连横”。西汉最著名的张姓人物是城父(今河南郏jiá县东)人张良和陕西城固人张骞。张良为韩国旧贵族后代,曾结交刺客在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后于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臣,辅佐刘邦建立汉朝,被封为留侯。河南兰考县城西五公里曹新庄火车站西南侧有张良墓。张骞奉汉武帝命曾两次也使大月氏,沟通并加强了中国与中亚各地人民的友好关系。西汉还有诸侯王张耳,历算家张苍,御史大夫张汤,大司马张安世,淮南相张释之,京兆尹张敞,丞相张禹。东汉有两个最杰出的张姓人物,均出自南阳,一是科学家、文学家张衡,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其文学作品以《二京赋》最著名;一是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以前的医疗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被后人誉为“医圣”。今河南南阳县北25公里石桥镇有张衡墓,南阳市东关温凉河畔医圣祠内有张仲景墓。东汉顺治帝时,张道陵在四川创立道派。为道教定型化之始祖,世称“张天师”。至东汉灵帝时,张氏出现两个著名的道教中心:一个是张角所创的太平道,184年起义,以头缠黄巾为标志,称“黄巾军”,其弟张梁,张宝均为首领,斗争持续了十多年,一个是以张修、张鲁为首领的天师道。184年在四川举行武装起义,所建政权延续约30年,成为东汉末年比较安定的地区。西晋有大臣、文学家张华,还有文学家张瀚、张协、张载,法律学家张裴,荆州蛮、汉各族人民联合起义领袖张昌。西晋永康二年(301年),凉州刺史张轨,联合汉族和少数民族统治阶级稳定当地秩序,创造了一个安定繁荣的社会环境;其子张茂,建立凉国,传四代七王六十三年。南北朝时期,有南朝宋农民起义领袖张凤,南朝梁画家张僧繇(yóu),北魏教育家张伟,北齐天文学家张子信。隋末有山东农民起义首领张金称。唐代,张姓更是人才济济,仅宰相即有17人,其中张说(yuè)、张九龄同时又是诗人;还有以守睢(sui)阳、抗安禄山叛军而闻名的张巡,文学家张鷟(zhuó),书法家张旭,小说家张读,画家张萱、张瓘,诗人张若虚、张继、张籍、张祜(hù)、张为、张碧、张志和、传为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五代时南汉农民起义首领张遇贤。北宋有川陕地区农民起义领袖张余;陕、豫、鄂农民起义首领张海,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词人张先,诗人张耒,画家张择端,道教南派初祖张紫阳。南宋有大臣张浚,将领张宪、张俊、张贵、张顺、张珏、张世杰,抗金农民军首领张荣,词人张元干、张孝祥、张炎、学者张拭,书法家张即之。金有医学家张子和、张洁古。元代有大将张弘范,散曲家张养浩,张可久,词人张埜(yě)、诗人张翥(zhù),画家张渥(wò)、张守中,戏曲艺人、作家张国宾。明代有建文时受命密察燕事,靖难兵起被朱棣执,不屈而死的北平布政使张昺(bing),明代还有政治家张居正,画家张路、张宏,戏曲作家张风翼,音乐家张野塘,医学爱张景岳,文学家张溥。闽、粤、赣边区农民起义首领张琏。著名道士张三丰。明宋有农民起义道领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年号大顺,历时三年。明清之际有伊斯兰教学者张中,文学家张岱,画家张风,经学家张尔岐。清代有医学家张石顽,水利家张玉书,学者张琦、张澍、张文虎,经学家张惠言、张穆;文学家张潮、张景祁,诗人张问陶、张维屏,书法家张照、张裕钊,戏曲作家张大复、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礼部尚书张伯行。川楚白莲教起义领张正漠;清末有捻军首领张乐行、张宗禹,贵州苗族农民起义首领张秀眉,义和团首领张德成,著名外交官张荫桓。

  九、近代英豪

  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北洋军阀张勋、张作霖、张敬尧、张宗昌。抗日英雄张自忠、张学良、张治中、张培梅。革命家张闻天、张云逸、张达志。周边英雄张祥、张金佩、张巨恩。等等。

  十、海外英杰

  移居海外及香港的张姓华人,出涌现出许多杰出英才。在美国,有费城中华文化社区中心理事长张天德;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托玛斯·奥森研究中心量子结构部经理、博士张立刚;航空与太空署宇宙航空高级总工程师张云礁;1986年1月12日随哥伦比亚号太空船升空的宇航员张福林;华盛顿世界银行总会计师张展成;林肯大学校长张道行;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张光直;密苏里大学历史学教授张春树,国家科学院院士、教授,被称为“避孕药之父”的遗传生物学家张觉明;《环球瞭望》电视系列节目主持人、总编辑、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女研究员张雯;1987年获美国联合艺术家协会年度绘画比赛第一名的水彩画女画家张融。在英国,有剑桥大学汉文系教授张心沧,在法国,有巴黎保安运输公司负责人张宗清,著名女画家张玉良。在澳大利亚,有心外科专家、反贪污特别专员张任谦,国立大学人文科学院院士、教授张先裕。在菲律宾,有马尼拉国院稻米研究所所长,教授、水稻专家张德慈,马尼拉迪拉莎大学文学院中国研究计划女学者张素玉。在印度尼西亚,有苏门答腊资本家张度渊。在新加坡,有古币协会委员张爱俊、张其深。在文莱,张民为文莱工农商业发展立下大功,被文莱王封予拿督勋衔。在巴拿马,有工商部次长张志诚。在香港,有长荣海运公司总经理张荣发及其子张国华,张国明,张国正,为香港十大富商之一。

上一篇: 毗陵薛氏薛抗后裔考
下一篇: 王姓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