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届续修宗谱,基本沿用旧谱格式,对于旧谱条例中明显属于建糟粕的,则予以改革。
二、本届续谱由于旧谱在“文化大革命中”遭毁,虽经多方寻找,只觅得残谱贰卷,主要缺失六至十五世或六至二十世世系、世表,本着尽量追溯,尊重现实的原则,各户上溯,续编成谱,俟后能发现幸存全本或补遗本,再行续接,望后辈留心并切记勿忘。
三、各支派及各户先后次序均按民国乙卯目录及残本世系世表,并无更改。
四、首卷传、序、记、诵据民国乙卯残本及芦墩支乙卯本补充。为弥补缺失之憾,将民国乙卯本目录全部刊出,则光绪庚辰后至民国乙卯人物或有目无文,聊补空白之憾。
五、对有关涉及历史事件(如太平天国)的措词,仍保持原貌,不以今人观点来记述历史事件。
六、严格按实记载,不掺褒贬,不粉饰,不夸张,尊重人格,去涂墨旧规。
七、尊重采写的原稿,原稿详则详载,原稿简则简写,原稿内容项目缺,经催补不到则缺,并无厚薄之分。原稿内容有误,经采稿人员与户主核对,如无异议,一经刊印,责任自负。
八、根据“入谱自愿”的原则,极个别族人由于认识分歧而不愿入谱,则尊重其本人意见,世系世表均载至其父为止,或载至上届旧谱为止。
九、根据自愿原则,一户一谱,申领新谱。收取部分印刷费,不足部份从赞助费中支出。
十、已经外迁多方查找仍无下落,或屡次催稿不到,只能恶痛湮没。已改为他姓又未申请归宗,则不再收录入谱。
十一、体现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在自愿的原则下,有女无子户可以以女传承,招赘入户,一视同仁。
十二、异姓螟蛉照旧入谱,是否注明本姓,则据户主意见,照来稿登录,以求团结和谐。
十三、承嗣或兼祧者,于生父名下详载各项,予被承人名下挂线,注明‘表详前(后)”,以便查考。
十四、纪年的书写。民国(一九四九年九月止)及民国前的纪年,均书“民国╳╳年”及朝代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均书公元纪年,以上纪年均同时书干支年,以免岐意错误,月、日或用农历、或用公历,悉据来稿。
十五、部分行政干部、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表及简历、限录本人提供资料者。并限行政干部以正副科级、军队营级及以上,技术人员限中级职称及以上者,未提供资料者,恕不敢妄录。本镇村或乡镇单位任职的族人表,以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起始。
十六、根据生不立传和严格掌握的原则,筛选立传。
十七、原谱名《采菱沟》时氏宗谱,因采菱沟已列入整体拆迁范围,今后将不复有新安采菱沟,且我族人主要居处为常州及江阴,故自本届起,谱名改为《常澄时氏宗谱》。
十八、原《凡例》与本说明无相悖才,仍按旧《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