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牧(余巷)薛氏建谱追源

人气:278

  据江南各支薛氏宗谱记载,毗陵薛氏始祖薛抗子薛极,极子四:点、默、勳、黯。次子薛默子六:濯、涉、沾、澍、漕、汶。长子薛濯,居横林后圻;次子薛涉,居平原;三子沾,居南河上三堡桥;四子薛澍留守祖墓,居村前;五子漕居江阴澄沙庄;六子汶居苏州许墅关。四世祖澍传至九世祖瑶卿公薛琼,生五子:恭、宽、信、敏、惠。长子恭居金坛,为金坛薛氏;次子宽居村前为村前东房,三子宽为村前西房,为村前薛氏;四子敏为后圻薛濯之后、九世祖薛崇庆嗣子,改名文(友梅),生于1321年,迁居后圻,为五牧(余巷)和邓庄薛氏;五子薛惠生于1324年,居西蠡,为西蠡薛氏。

  明朝正统四年己未(1439年),村前、西蠡、五牧(余巷)、邓庄薛氏同时肇修宗谱。这是一次同步进行的活动,世系一律以薛抗为一世始祖。各分支建立相对独立的分支谱,如村前《薛氏家乘》,西蠡《薛氏宗谱》,五牧(余巷)《五牧薛氏宗谱》,邓庄《邓庄薛氏宗谱》等等。现在能够证实参与 这次同步肇修宗谱活动的,仅是村前、西蠡、五牧(余巷)和邓庄等支薛氏。因此,更没有可能建立薛默支的统谱。

  上述各支宗谱中均由礼部尚书胡濙撰写谱序,说明是一交同步协调的肇修宗谱活动,但村前的谱序,与西蠡、五牧的谱序在撰写时间、撰写原因上都不同,且序文内容完全不一样。

  五牧、西蠡谱序说:『(抗)九传而讳琼者,褐予求序,予以亲故不敢辞』;村前谱序则说:『余告假南还,会薛氏纂修谱牒成,乞敘(似乎应为『序』)于余』。能够请胡濙写序,除了亲戚关系外,刚好胡濙回常州省亲的机会。应该是『九传而讳琼者』首先登门求序,谱序成于三月;然后是『村前』索序,谱序成于五月。两篇谱序内容完全不同。因此,这是写于不同时间的两篇文章,村前《薛氏家乘》和西蠡、五牧、邓庄各采用不同版本胡濙谱序,说明不存在统谱,只有各支的分谱。

  参与这次肇修宗谱活动的,除了登门求序的族祖琼外,已经查实的还有九世祖薛惠三子良用之孙、十三始祖竹溪公薛仲铭,当年五十二岁,他是西蠡薛氏宗谱的主修者。谱序中称之『九传琼』,应该是指四世祖澍之后、九世祖瑶卿公薛琼。但九世祖瑶卿公薛琼生于1291年,卒于1361年。至胡濙为明正统己未(1439年)谱作序时,九世祖瑶卿公薛琼已卒故78年,不可能是『登门求序』者。族祖中另一位名为『琼』的,是祥伯公三子十三世祖琼。明正统四年,十三世祖琼应在四十多岁,与西蠡宗谱主修十三世祖琼,参与肇修宗谱的可能性最大,应该是『登门求序』者。胡濙序文中可能有所疏漏,也是难免。

  建立相对独立的分支谱,原因可能很多,因为各支薛氏的具体情况不同,纂修统谱的困难很大。例如,五牧(余巷)和邓庄两支薛氏,由于洪武十三年家难,祥伯和祥叔是『漏网之鱼』。这个事实在明朝是不能公布于世的。所以,五牧(余巷)和邓庄的薛氏宗谱,世系表用『源流世表』和『统宗世表』加以分割,就是为了避免有所牵连。

  从后来各支薛氏分别续修宗谱,如村前第一次续修宗谱在明成化乙酉(1465年);五牧第一次续修宗谱则在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年)修分谱等等,进一步证明正统四年完成的是相对独立的各分支谱。

  以是是我对严自各方的资料加以分析,是否正确,供族亲参考。

  江阴薛炜清 常州雪堰桥蒋秀华供稿

  五牧余巷薛氏续修委员会仁金整理

  2011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