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望族薛氏

人气:1918

  一、薛姓由来

  据《五牧薛氏宗谱》(薛德章等纂修,民国30年即1741年木活,30卷)载:一世祖抗宋室南渡,自中原南迁毗陵,卜居湖西黄土岸大巷里。传二世孙祥伯,明代迁无锡五木之余巷,是为无锡薛氏始祖。

  宜兴薛氏亦出自薛抗,宜兴《白塔薛氏宗谱》(薛瑞朝等纂修,民国7年即1918年三凤堂木活字本,8卷)载:一世祖抗,南宋初居武进,越十世至瑷,于元末明初复由武进村前迁宜兴白塔。

  薛姓由于历史悠久而声名显赫。相传薛姓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

  薛姓的另一重要支系出自虞舜的妫姓,为战国四公子中素有礼贤下士美誉的孟尝君(田文)的后人。

  薛姓与其他历史悠久的大姓一样,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兼容开蓄。演进壮大,宗族队伍逐渐兴盛。历史上也有皇帝钦令御赐薛姓而来,也有改姓加入薛姓。

  薛姓自春秋战国得姓以后,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山东是薛姓的发源地,地处中源东部,薛姓由山东向周边地区扩散,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陕西等地。

  薛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2%,为中国人口50个大姓之一。尤以江苏、陕西、山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5省薛姓约占全国汉族薛姓的63%。历史上,薛姓名人频出,光宗耀祖,永载史册。春秋时,薛邦为孔子弟子。战国时有薛倪为楚令尹。秦汉时,刘邦手下有勇将薛欧,功成名就。唐朝时,名将薛仁贵及其子孙组成的薛家将,可谓大名鼎鼎。宋时有薛居正因功加授司空衔,卒后追赠大尉、中书令。清代以薛雪,薛允升,薛福成较为著名。

  二、出色的外交官薛福成

  无锡人薛福成(1838-1894)清末外交官,改良主义政治家。字叔耘,号庸庵,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薛湘,道光年间进士大夫,当过两任知县,薛湘写得一手八股文,风格独特,人称“薛三调”。曾国藩,李鸿章据说在科场也曾得力于薛湘的八股文。

  薛福成,副贡生出身。同治四年(1865)他把自己写的《上曾侯书》献给曾国藩,建议改革科举,裁减绿营,学习西方军事技术,遂入其幕。因其劳绩为直隶州知州,为五品衔官职。

  光绪元年(1875)薛福成以《治平六策》和《海防密议十条》应诏上改革内政处交万言书,受光绪重视,成为李鸿章重要幕僚。他协助李鸿章处理了不少棘手事件,处理了海防之争。他使英国赫德企图控制中国海军的阴谋没有得逞。同年,撰《筹洋刍议》,主张发展工商业,实行关税自主,抵制外国商品倾销,扩大丝茶出口,以改变外贸入超。

  1844年,中法战争时,薛福成任浙江宁绍道台。他指挥前线官兵,击退法舰进犯。

  1888年,擢湖南按察使,次年,以三品京堂受命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曾与英国谈判订滇湎界务,商务,争回部分主权。在实践中,薛福成转变为早期资产队级改良派思想家。历任光禄寺卿,左副都御史等职,1894年回国,7月病逝上海。

  薛福成著作极丰:《庸庵全集》(10件)、《庸庵笔记》、《庸庵文别集》、《庸庵海外文编》等。今天,健康路薛福成钦赐第故居已修复一新。

  三、无锡比业大亨薛南溟

  薛翼运,字南溟,薛福成的长子。 1880年中秀才,1888年中举人,不满清末统治,辞官投身于民族工商业。1896年,在上海开办永泰丝厂,任用技术骨干,推行先进的管理制度,降低成本,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创出了“金双鹿”“银双鹿”两只名牌丝,畅销意法等国。 “金双鹿”,纤度齐一,编差小,丝身光洁,拉力强,与上海的“厂图”“铁锚”,苏州的“丰人”,合称四大名牌丝。一般丝售价1000两白银,而金双鹿1300到时1400两白银。

  1909年,薛南溟与人合股在无锡开办了第二家丝厂,锦江丝厂,也称永泰第二厂,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薛南溟名下已有五家丝厂,成了无锡丝业大王,产品运销国外。

  1908年,无锡成立地方自治公所,薛南溟依据其拥有的实力和才智,被推为首任总董。1910年,无锡成立商会,他任无锡商会总理。1925年,因上海租约到期,他将上海永泰丝厂迁回无锡。后来,他把厂务全权交给三子薛寿萱。

  1929年1月薛南溟病逝无锡,享年67岁。南长街薛南溟故居及修复后永泰戈尔丝厂已成博物馆。

  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奠基人薛暮桥

  薛暮桥,经济学家,无锡人,1904年10月25日出生。

  薛暮桥曾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家物价委员会主任、国务院体改办公室成问等职。

  他改力于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他出版了大量的经济理论研究著作:《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的经济工作》、《中国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我国物价和货币问题研究》等著作。

  无锡薛氏,也是人才济济,人才辈出。比如薛南溟三子薛寿萱,比如吉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东东,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薛飚等。

  撰稿人:薛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