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的百姓到底哪些姓氏是泰伯的后代?
吴文化是什么地方的文化;吴地姓氏中为什么绝大数应看作是泰伯的后代?
第一、吴文化是“吴地文化”。所谓吴地,应包括长江流域中下游,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就是通常叫作即“吴言区”。根据历史记载,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泰伯墓和泰伯庙的存在和伯渎港的开掘,而后专诸剌王僚,专诸塔的史实,证明了无锡建城至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比苏州要早700多年。所以,“吴文化”的发源地在无锡的说法是无可争辨的事实。
第二、“吴文化”作为一个专用名词,不是姓“吴”的文化。“吴泰伯“是吴国后人对他的尊称。正如秦始皇不姓秦,叫赢政,即赢姓。据《论语•泰伯篇》和有关议事乐记载,泰伯为姬姓。(其时)姓氏共有420多个,其中复姓30个。
系出姬姓的姓氏有:
孙:卫武子、惠孙之孙,原住乐安郡(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一带)。
周:周平王少子烈之后,以国为姓,住汝南郡(今河南商水县西北)。
吴:武王封泰伯弟仲雍曾孙于吴,其后子孙以国为姓氏。
郑:周厉王少子友封于郑,原居荥阳郡(今河南荥阳县东北)。
冯:文王子华公高支子,食采于冯,后为冯姓,原居始平郡(今陕西兴平县东南;另居今湖北襄樊一带及四川三台县西北)。
卫:文王子康叔封于卫,原居河东郡(今山西夏县北禹王城及永济县西南,以及湖北松滋县西北一带)
蒋:周公子伯龄封于蒋。原住乐安郡(今山东邹平县东北一带)
沈:文王子聃季食采于沈,后代以都邑为姓氏。原居吴兴郡(今浙江吴兴县一带)
韩:武五少子封于韩,原居南阳郡(今河南南阳邓南一带)
杨:周宣王子尚文,封于杨,原居弘农郡(今河南灵宝县故函谷关城一带)
施:鲁惠公子施父之后,原居吴兴郡(今浙江吴兴县南下菰域一带)
鲁:周公元子鲁公伯禽封于鲁,原居扶风郡(今河南南阳和郏县一带)
岑:周武王叔耀子渠于岑,原居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和郏县一带)
滕:武王封弟叔绣于滕,原居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和郏县一带)
毕: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原居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及湖北襄樊、新野一带)
于:武王子封于邘,原居河内郡(今河南武陟县西南)
孟:鲁恒公子庆文,世为卿,号孟孙氏。
邵:召康公封于燕,其次子世为几内诸侯,作王卿士,号召公,后世子孙增邑为邵氏。原居博陵郡(今河北安平县、甘肃临潭县等地)。
毛:文王子毛伯之后,原居西河郡(今1、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2、内蒙古东胜县境;3、云南云龙县境;4、山西临汾县境)
狄:周康王封弟孝伯于狄城,原住京北郡(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湖北襄阳县西北)。
贝:召康公支子,食采于巨野之坝水,后为郧国。
臧:鲁孝公子驱食采于臧,原居东海郡(今1、山东郯县北;2、江苏镇江市;3、江苏宿迁县北;4、连云港市一带)。
成:文王子成叔武之后,转音为成氏。原居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县东南及易县一带)
茅:周公支子封于茅,原居东海郡在(今1、山东郯城县北;2、江苏镇江市;3、江苏宿迁一带;4、江苏涟水、连云港市东南)。
令孤: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毕万仕晋,其孙子颗,别封令孤,原居太原郡(今1、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西古城;2、长江南北地区)。
仲孙:鲁恒公子庆父之后,庆父曰共仲,称为孙氏,又号称孙氏。
濮阳:郑公族大夫居濮水之阳,遂以濮阳为姓
下列姓氏亦属此类型,包括:季、贾、闵、颜、郭、盛、刁、蔡、凌、霍、柯、管、应、宣、单、石、邢、滑、荀、惠、家、汲、富、巴、宫、宁、栾、暴、武、詹、郜、印、怀、从、鄂、堵、冉、宰、卻、寿、通、燕、郏、温、阎、耿、国、蔚、师、巩、晁、养、须、丰、蒯、游等姓氏,均系出姬姓。系出姬姓的姓氏共有80多个,占到中国全部姓氏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余各姓属于姬姓到来之前己有的姓,有的又受到周王朝封谥,如:
钱:系出篯姓,彭祖世姓名铿,后代去竹为钱氏。
陈:系出虞舜之后,胡公满封于陈。
朱: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其后代去邑为朱氏。
秦:系出赢姓,伯益之后。赢非子仕周孝王有功,遂加封附庸之国于秦。
许:系出姜姓,周武王封文叔于许。
何:系出韩姓,韩王安后为秦所灭,其子孙为避难转音为何(与韩近音)。
吕:神农后伯夷仕尧掌礼,佐禹治水,封于邑。
张: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观孤星,便制弓祭祀,遂为张氏。
曹:原由张禹赐为曹女生,后文王子曹叔振铎封国于曹。
姜:神农生于姜水,因姓姜氏。
谢:由周宣王封舅申伯于谢。
邹:周曹挟封于邾,战国时改国号邹。
章:齐太公之子封于鄣。后代去邑为章氏。
花:系出华姓。(花与华近音)
俞:黄帝臣俞伯,其后代居河间郡(今河北献县东南)。
任:黄帝事禺阳封于肖任,原居山东沂县东南,浙江宣阳一带。
袁:陈大夫庄伯辕孙涂起。以祖字为姓氏,辕去车为袁。
鲍:禹王之后,肖敬叔者,仕齐,令邑于鲍。
葛:系出赢姓,后又受封于葛。
薛:系出任姓,黄帝裔孙奚仲封于薛。
任:系出芊姓,楚公族有任氏。
江:因于江、汉之间,支子以国为姓氏。
浦:夏封舜后于蒲洲,后为浦。
综上所述,吴地姓氏,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姓氏逐步增多。有的姓氏,后又受到加封,除吴地原有的姓氏,其余是仲雍的子孙。
作者:张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