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庄徐氏宗谱序

人气:268

  我国谱学,源远流长。肇自商周,至魏晋南北朝,族望日重,谱学始兴。隋唐曾掌于有司,赵宋欧苏托附于文集,流行于民间,有司之掌渐成形式。宗族修谱,风起云湧,各姓大谱类皆起于南宋。元代异族入主,兵祸遍地,居民流离,谱事失修。至明初光复,政通人和,更无家不谱矣。至明正德、嘉靖间始创定期续修,至清代更以三十年一修为期。然因天灾人祸,人事变迁,修期长短不一。
  今读卢庄徐谱,溯其原始,遥遥华胄。颛顼苗裔赢氏,伯益助禹治水有功,其子若木封于徐,徐乃九州之一,以国为姓。土著望族,浩荡于江淮东海间。统宗始祖名诞,字偃,号子孺,世称徐偃王,后代立庙为神。春秋季札,出访回归,曾悬剑于徐偃王墓。可见吴徐之谊,为诚信楷模。远宗始祖名陵,字孝穆,陈文帝朝为御史中丞、吏部尚书。南宋乾道时(1165-1173),第22世工部尚书徐天麟,其孙尧封迁居于苏州甪直街。第26世为贻德公。
  卢庄始迁祖叔常公,名妙玄,贻德公之三子也。生于元代战乱间。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实行移民垦荒,恢复生产,安定民生。叔常公奉明太祖均丁诏,率三子并义童二人,由苏州甪直街徙居常郡城南之卢庄。奉命移民者,明太祖以为贤族。诚贤族哉!民国元老吴稚晖德先生十修谱序有云:"吾常之人能善读徐谱,如不负能知古代移民即为善俗也。"诚哉斯言,善哉斯言!常州抗元斗争之惨烈,人烟繁稠之区,顿成荆榛荒野之地。明初移民迁来常州者皆是奉诏而来。可见始迁祖之劈荆开荒,劳苦功高,创业维艰,余不禁拍案三叹!
  徐氏名人辈出,而群皆以不事王侯、不援华贵为高尚,男耕女织,勤俭为本。卢庄徐氏,子孙繁衍,克绍祖风,不忘旧德。始迁祖叔常公携韦族源世系图三册来常,耕读之馀,怀念祖先。明正德元年丙寅(1506),四世祖乐耕公创修宗谱,至崇祯十年丁丑(1637)二修,相距131年矣。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三修,距上届50年。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四修,距上届62年。乾隆十七年壬子(1792)五修,距上届43年。道光十年庚寅(1830)六修,距上届38年,咸丰八年戊午(1858)七修,距上届28年。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八修,距上届27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九修,距上届21年。民国三十七年丁亥(1947)十修,距上届41年。2007年为第十一次重修,距上届整整60年矣。凡十一修,间距长短不一,皆因战乱、天灾、人祸、经济等各种因素造成。
  今逢盛世,政通人和、宗亲贤达徐汉法、徐根海等诸君发起续修,任劳任怨,团结族人,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以底于成。承修谱同人之邀为顾问,并问序于余,余不揣浅陋,乐为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