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家谱文献中心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专藏中国地方志和家谱文献的学术服务机构,成立于1990年4月。其中地方志的收藏冠于全国,举世闻名。本中心收藏古旧方志6, 300余种120, 000余册; 1949年后新编方志3, 300余种, 6, 000余册;并藏有大量的方志学论著、地方史料参考书及地方志缩微胶片和旧志的标点、校注本,藏书品种和数量均为…
1月31日,锡北镇钱北新民村会议室,人头济济,锡剧声声,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西沿泾钱家巷家谱颁发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到会的有钱氏宗亲、以及无锡钱镠研究会、无锡市图书馆、市谱牒研究会、市祠堂文化研究会代表约200人。钱家巷的钱氏是吴越王钱鏐后裔。钱家巷的始祖先为钱氏二十六世孙,约于1705年迁徙来西沿泾,已有300多…
俗话说,盛世修谱。2010 年1 月2日上午,位于钱桥老街的顾氏宗祠内挤满了人,除了兴冲冲赶来的钱桥顾氏族人,还有周边地区顾氏族人的代表。族人们热热闹闹地祭祖,庆贺四卷本《车骡门支顾氏宗谱》修成。我看到,虽历经百年,但顾氏宗祠横门上“顾氏宗祠”及“光前裕后”两方石刻匾额仍保存完好。宗祠内,两块嵌于墙脚的京砖…
江阴文林包氏是宋代包拯后裔。宋靖康二年(1126)包拯孙包钦自合肥徙句容再徙江阴,居西舜乡,即今文林,为江阴包氏始祖。明代中叶,包氏旧谱散失。清康熙丙辰(1676)又创修新谱,至民国三十七年戊子(1948)五次续谱,今已58年。盛世修谱。近年来,文林包氏族人包全南、包嘉铭、包炳岳、包盘良等有意续修宗谱,一直在多方寻找完整…
常州:首开家谱编修风气之先 常州人修家谱拥有业界公认的几个特点:一是藏谱、修谱人才众多;二是旧谱收藏,既早且丰;三是修谱传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四是民间修谱热潮早于苏锡而兴起。说到常州人的修谱热,民间收藏家朱炳国堪称“先驱人物”。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在民间大量购藏家谱,几十年来,节衣缩食,投资数…
杨氏族谱续修工作,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准备,于二○○九年九月下旬,正式启动运作。并在杨氏族人杨鲜平、杨善教、杨建益、杨八康诸君的倡导下,组建了毗陵前黄杨氏族谱续修编纂筹委会。推举前黄镇副镇长杨鲜平先生为筹委会负责人,办公地点设在前黄镇镇政府内,联系电话及传真:0519-86516311。毗陵前黄,(今属常州市武进区域…
2010年1月7日-9日,一年一度的中华马氏研究院、院务会议在湖北省京山县召开,来自全国十多个省三十多个市的六十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主题是追根寻源,发扬光大马氏精神,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会议总结了自第四届、第五届世界马氏大会以后的马氏家族有关事宜,本次会议由马氏研究院副院长马延光主持,常务副院长马…
曾列清代四大印谱中心,藏谱修谱人才众多,研究机构健全家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形式,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周朝,自汉以后,盛行于民间。如今,要修家谱,先到常州已成为业界共识。开家谱编修风气之先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吴之光先生向记者介绍说,常州引领家谱编修新浪潮,与特定的历史文…
历时6载的《毗陵庄氏族谱》八修谱牒终于告成,昨天上午,庄氏家族成员代表在良茂大厦举行了颁谱庆典。作为江南名门望族的毗陵庄氏家族,于元末明初自金坛进入常州,以秀九公为迁常始祖,至今已传24世,拥有650左右的历史。该家族入常以来,集涓涓细流,至明清已成浩瀚之势,科举鼎盛,名人辈出,家学渊源,自成一派。《毗陵庄…
Copyright © 清砚谱社 备案号:苏ICP备15057863号-2
技术支持:认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