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姓与氏的合称。早先,女称姓,男称氏,姓别婚姻,氏别贵贱。以后,姓氏无别,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
季子名季札(公元前576年一前484年),吴王寿梦少子,是春秋吴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是与常州最早见诸历史文字记载的古地名“延陵”同时载入史册的第一人。《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馀祭元年,季札封于延陵。”封于延陵,称延陵季子。后又封州来,称州来季子。后人都称之为德者、智者、贤者。季札三让国季札的…
阅读了旧谱的基础上,经考证、比较和多方论证后才能定夺的。蓝本不一定毫无差错,但它相对于其他旧谱的可信度大,且其缺憾,可据他谱补正,使之完善后达到可信。这种补正了的可信蓝本谱,则可定为修新谱的依据范本。范本的确立,其最大优越性在于可避免修谱过程中出现一系多说的“多中心”弊端。如有不慎,这种“多中心”会毁…
锡山高氏宗谱:十卷/.高映川,高文海纂修.民国24年(1935) 诵芬堂铅印本. 10册共城侯子羔公为始祖,晋陵令琼台公为南渡第一世,十一始祖孟永公,迁居无锡青城乡,为迁锡始祖。卷首原谱序跋、凡例,卷一第一至第八世系总表、各房世系分表,卷二至卷四各房世系表,卷五谱传、行状、传记等,卷六诰命、祭文等,卷七祠堂图、祠记等…
顾氏分编泾里支支谱:九卷/顾宝珏,顾宝琛纂修.民国22年(1933)惇叙堂木活字本.9册始祖野王,仕南朝陈至黄门侍郎,世居苏州铜坑。至明季,夔字舜臣之子学自上舍分支泾里。学为由上舍迁泾里祖,学生四子:性成,自成,宪成,允成,别为四房,是谱即四房子孙所修。卷载顾宪成事较详。卷一谱序、条例、上古世系、先世传系、大宗统…
昨天,数百名秦氏后裔打着雨伞、身着雨衣,个个面带笑容,汇聚滨湖区胡埭。他们是到秦氏宗地胡埭西溪来亲眼瞧瞧一本深藏86年后才现身的宗谱的。西溪位于胡埭西南角,是锡西地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诞生地。在这块土地上聚居着数百户秦姓村民,他们都是秦观的后裔。在惠山二茅峰下,至今还留有一个“秦龙图墓”,并竖有“秦观墓”…
家谱即宗谱,又称族谱、家乘,它是以家庭为基础,以记载家庭世系和族人事迹为中心的表册书籍。所谓当代家谱,即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续修的家谱,它包括由国家出版机构发行和民间自行梓刻的家谱。收藏当代家谱有利于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寻根问祖,认祖归宗,是历代中国人的执著追求。近年来,我们在各种新闻媒体上…
《苏氏族谱》十八卷苏辛伯、苏清泉等编纂,民国三十八年(版面为三十七年,序为三十八年)(1949)苏氏聚星堂铅字排印本,武进区郑陆镇蔡家头苏俊大藏本,存卷一、二、三、四(三、四为一册)、五下、八上、八下、十上、十中、十下、十一、十二、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共十六册。此谱始修于明万历三十六年此为八修本。该谱以…
民国四年(1915)第10修木刻本,始修于元大德五年(1301),明隆庆、嘉靖、崇祯三修,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修。始祖,战国赵国将军赵奢,封地马服,子孙以地为姓。开宗始祖,奢十二世孙汉伏波将军马援为第一世。迁溧始祖,马训,号南平,扈从晋元帝南下,为东晋,任南海太守。在平陵(溧阳)车门里,封忠顺侯,葬诸杰村…
刘勰(约公元465-532年),字彦和。晋陵人(南东莞莒县)。文学理论家。父刘尚,南朝刘宋朝越骑校尉,早逝。刘勰幼贫寒,后依高僧僧祐学佛法、经史文论,著《文心雕龙》。刘勰人梁出仕后,兼任东宫通事舍人的时间较久,后世称为"刘舍人"。一生未婚。晚年奉梁武帝旨,与僧人慧震在上定林寺校经,后出家,法名慧地,未期…
Copyright © 清砚谱社 备案号:苏ICP备15057863号-2
技术支持:认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