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山下古迹多

人气:280

  石塘桥

  石塘桥,原名广济桥。宋嘉定年间,由僧月堂化缘,并建三桥,名“广济”、“保庆”、“惠安”。长广溪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元朝末年,无锡守将莫天佑为阻挡明兵的进攻,拆毁了石塘桥。明军塞湖追赶,结果造成湖水泛滥成灾,危害两岸百姓。后来,莫天佑兵败,只得收拾残兵,由长广溪,经吴塘门,入太湖,逃往浙江去了。

  明洪武三十年(1397),二十九岁的当地乡绅浦行素独自倡修并捐巨款,鸠工浚湖,仍修桥洞三个,铺上木桥,并筑长堤30余丈,让三座桥联结一起,群众称道。到了明隆庆五年(1571)改建石拱桥。又经浦行素的后人倡议,改筑石桥。然而水势湍急,一桥不足以泄流,于是又复二桥,分泄五里湖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由国民党88师从上海败退去宜兴,在途经石塘桥时,为阻挡追兵,效仿元末莫天佑炸桥阻明军故事,炸毁中间的广济桥。经过一段时间的用船摆渡以后,由浦全林出资,搭建简易木桥,以利通行。

  1949年夏天,无锡连续阴雨,五里湖、长广溪发大水。两侧桥墩被冲坍,几乎阻塞桥孔。1972年,将两侧筑成坚固的桥基,拓宽了中间的大桥。

  这座古桥,旧有风雨亭。四周由4根柱子支撑,高4米多。顶端按上铁葫芦,四周翘角,系上风铃,一刮风便发出悦耳的“叮铃”声。过风雨亭,朝五里湖一面的桥洞两边,有邑人具湄作的对联。上联为“乌鹊架长溪横锁一湖清水”,下联为“彩虹连獬斜联半壁秋山”。大桥左边的桥墩上,嵌有石碑一块,上面又刻着邑人具湄作的《石塘春晓》诗:“溪头冲急销桥门,掩映晴川绿树村。日射水光耀石壁,再行波面动山根。桃花雨后红潮涌,杨柳风前碧浪温。独羡矶边闲钩叟,每留鸥鹭伴晨昏”。古桥上有用金山石琢成的一颗石球,状如今天的篮球,俗称夜明珠。桥的两边各琢有一条对称的、张着大口的龙头,对着那颗夜明珠,好像两龙在戏珠。

  石塘桥长约近1000米。桥与堤的两边,均用条石铺设。石与石之间的缝隔,无论桥墩和桥面,都用生矾和煮熟的糯米浇制,因而十分牢固。历经几百年,也不走样。一直并存至几年前。

  徐偃王庙

  过了石塘桥,就是上石塘山的山路,路边筑有二层5间的浦仁祖茶楼。对面是徐偃王庙。旧徐偃王庙,其具体建庙的时间,已无法查考,但重建的时间,却在宋绍圣五年(1098)戊寅。殿南为轩,轩南为门,共以东西二序。殿后小室,为浮屠氏趺息地。庙山相传曰庙塘。庙据其趾,石塘横其东,约有60亩地隶属于庙。善男信女岁取薪槱供祭祀等用。

  绍兴间,善彬居之。彬去世后无人管理,官府又不供给。庙宇的兴衰,为里正一大心病。庆元己未(1199)祠宇日渐荒废。又历水旱灾害,庙内已无人去祈祷。在这种情况下,当地里正只得去选请僧人宗佾,继彬主持该庙。该主持生活清苦持戒有方,为四周的百姓所信重。经他不辞劳苦奔波,几年来不仅对庙进行了修葺,又建阁以储梵,还在旁辟轩以延宾客。因靠近湖边,又累石堤百余丈,建三座桥,以方便居民来庙,香火越来越旺,成为宋端明殿学士尤焴香火之地。考虑到来庙的善男信女越来越多,没有办法进行供给。为长远计,该主持又置田,先后二纪,时间不长,就置办就绪。

  旧徐偃王庙,塑有徐偃王像、神马和木雕放粮船,都辖四乡,即有传统俗定的范围。清时,徐偃王庙辖周围24都,即现在的方桥、板桥、葛埭桥、石塘、湖东,还有长广、漆塘等村。旧时,这辖区内有人过世了,都要到徐偃王庙去“烧回头香”和“上钱粮”,求庙内神灵让亡魂免走“奈何桥”、“恶狗村”、“青蛇沟”,免受折磨之苦。数百年来,徐偃王庙在锡南地区相当有名。特别是兴盛的庙会,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该庙宇在解放初期,因建设需要而被拆除。后在向南150米处移建徐偃王纪念堂,今改称徐偃大王庙。

  石塘庵

  石塘庵,与徐偃王庙毗邻,即古石塘寺,又名永安院。(下转第15版)(上接第14版)始建于宋嘉定初年,初名法王,继名宝庆,原为端明学士尤焴香火。尤焴,雪浪庵西人,端平元年(1234),征为将,作监主簿,复为淮西帅,以儒道守边,威惠兼济,累迁礼部尚书,入为翰林学士。著有《金唐诗话》10卷,传于世。元至正间,由僧守真复建。明洪武末年,僧复兴重建。至明正德年间,僧法篪增建水月轩、环香阁。

  万历十四年(1586),该寺毁于佛火。二十四年,僧济恒重建。二十六年,又重建山门。三十六年,僧显达撒旧楹,建觉照堂,新禅房法宇,修治广济桥。崇祯甲戌年(1574),副宪唐士嵘于庵后建楼3楹,三面皆可望五里湖。拟祀关帝于其间,以镇一方。由于资金没到位,故其愿无法实现。去庵里许,僧晓峰又结小庵,自题曰:“小灵山”。后改名三教庵。轩楹幽雅,竹木竹茂,晓峰居之。峰河南入,通玄门,号谷神子,邑绅多喜与他交游(见王景岩《景物略云》)。

  该寺楹宇重复,基址峻竦,望之蔚然。一些名人在观赏了寺中景色后,纷纷题诗称颂。尹嘉宾留联壁间云:“山留东懈石;桥锁半湖烟。”周炳漠在观赏了觉照堂后,又诗云:“照在觉内,觉为照体。离觉无照,是一非二。鉴体是觉,反览曷照。建空生白,彼岸可到。求彼岸者,须修般石。视彼河梁,斯堂之下。”

  古戏台

  在石塘桥的西边设有戏台,它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座落离徐偃王庙约30米,后面便是河滩,河滩下去就是长广溪中的漩涡。戏台面积约50多平方米。戏台面对徐偃王庙,是为纪念徐偃王而立的。

  戏台呈亭子形状,上悬“望月楼”匾额。台前左右两柱,有2抱粗,从下到上盘着金龙。两边书抱对。上联“每伫云霓舒丽锦”,下联是“更兼山水助清音”。四周用红绸围着,台后为演员化装的地方。台后面的两根柱子,至少有一抱粗,只涂红漆。戏台上用厚实的木板铺着,上面覆盖着地毡,屋面的四角挑出,并挂有铜铃。当时,石塘戏台,在无锡列第2位。

  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二,是神诞日,也就是庙会。从这天起,戏台要连续三天演草台戏(京戏)。

  这戏是由浦阿二从南门耀记戏院请来的。每天下午1点多钟开场,一般演2个多小时,都是武打戏,什么《四郎探母》、《借东风》、《霸王别姬》等。在正式演出前,先是一段“锣鼓经(俗称开场锣鼓)”。是用鼓、板、大小锣、钹等打击乐器组成的不同节奏的音响,以烘托紧张、活跃等不同的情绪和气氛。曲目有漫长锤、急急风、四纪头等,以吸引人们前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