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氏家规家训

人气:329

  一、孝亲 孝者,承颜顺志之谓也。子之于亲,苟能承顺,即寻常菽水,父母心乐,且大则显亲扬名,小则守身守法。遗亲以忧辱,即此是孝,岂不定如古人衣戏彩,剖股刲肝而后为哉。

  二、悌长 家族之亲长、乡党之尊长,为卑幼者皆当见而礼之,行不敢先,坐不敢僭,相遇于途,认识者必鞠躬致拜,不认识者亦避于道左。岂但尚齿当然,亦以养己之让德也。夫如是,则宗党称之,名自此立,行自此达矣。
  三、友爱 人未有不亲爱手足而能浮契朋友者。居常之间,兄殷殷以友其弟,弟怡怡以爱其兄。有事商酌而行,分甘共苦,虽有小嫌,亦必兄宽弟忍,外侮共御,弗念阋墙,如此何患家不宜,室不睦哉。
  四、阃范 闺阃之中,家道之兴衰系焉,家声之隆污关焉。丈夫之节概,男女之观型,皆柱如此。必须夫正乎外,妇顺乎内,其相敬也如宾客,相和也如琴瑟,而后家道兴,家声振,节概立,观型端矣。
  五、睦族  族人祖宗,一脉相传者也。聚族于此,丧死患难,视亲戚为最近,必须和以亲之,礼以敬之,岁时伏腊,烹羔酌咒以洽之,有无相通,艰虞相助。
  六、睦邻  古人速我诸父兄而洽比邻,仍以邻之不和,不但幸灾乐祸,且有因之中伤我者,大抵起于我之轻薄,不能和人也。故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凡有死丧,匍匐救之。如此而后,乡党称吾为长者,自后倘有不虞,排解者至矣。绝外侮而保身家,此最为要耳。
  七、婚嫁  男欲有室,女愿有家,苟如所愿,子平之事了矣。何必攀高图利,旷日持久哉?惟是择其门户相当,家世良善子,诚实端庄,则娶其女,足以永宗祊,配其子,可以托弱息,断不可以夷虏之道行之。
  八、积德 阴德者,阴中所积,勿令人知,不必济人利物,始名为德。苟力所不能,即片言解人之厄,一计舒人之危,冥中必有鉴之者矣,此皆昌后之要道也。
  九、勤读  不读书之家,蔑礼惰伦,靡所不至。且其人粗鄙,乡人不号之为“没字碑”,即称之曰“酒囊饭袋”。不与典籍相亲,不但难与诸姓议托婚姻,亦不能保世滋大。以后各随力量,选择子弟之贤者,课之成功,虽愚亦令粗知理义。
  十、勤耕  耕者,足食之原,去饿之本。若不耕作,则饥寒逼迫,大则为非,小则丧节,甚或陷入他姓为奴甘为下,辱没家声,莫此为甚。以后子弟若不能读者,督之耕种,纵不能致富,亦不失为温饱之家。
  十一、生意  贸迁有无,虽是辛勤,然处四民之中,最为近利,大可以兴家,小足以赡生,故其意曰生,取生生不息。由此蓗以至百十千万,皆权与于此。
  十二、艺业  谚云:“养生百计,不如随身一艺。”若医卜星相、匠作之类,苟习端,无论穷途旅邸,资以日给而养家立业,未或不可藉诸此也。不然,好闲游手为匪类矣。凡我后人确宜听此。
  十三、俭朴  寒素之家,布衣之士,苟或奢侈,多致纨绮曳地,珠翠盈头,馐陈水陆,舞女歌僮,如此必生淫荡,且费用不资,倾败立至。甚或藜藿不充,转沟壑者有矣。自后子孙,当务为俭朴自处,虽粗布无伤,礼宾即蔬食亦可,日取其温饱而已。
  以上十三则,乃持身处事、守家保后之良法,世世可则。而行者垂之为统,缵之为绪,一违乎此,即为非孝,神必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