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手书“双百”方针将制匾留锡

人气:106

  这天,惠山古镇绣璋街15号“陆宣公祠”迎来了远道而来的陆氏后人——陆定一的长子陆德。已是古稀之年的陆德几乎每年都会回乡给父亲扫墓,但昨天是他第一次到陆家祠堂祭祀先祖。看到堂厅西墙上陆定一的画像,感慨之余,陆德表示:父亲提出并最终协助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确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回家后我将把家中收藏的毛主席所题“双百”方针真迹做成匾额,捐赠给“陆宣公祠”以丰富祠堂内涵。

  祭拜祖先、敬献花篮、深鞠一躬……简单的祭祀仪式后,陆德在陆氏宗亲的陪同下,参观陆宣公祠。陆宣公祠是宋代古遗址建筑,由陆氏迁锡始祖、南宋抗金名将、陆游的叔父陆宲于1135年始建,是无锡陆氏后裔祭祀追思唐代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陆贽,以及陆氏先贤的宗祠。该祠经陆氏后裔多次修复,主体建筑保留至今。作为惠山古镇祠堂群中六个宰相祠堂之一,陆宣公祠级别较高,小而精致,约20平方米的小天井内不但筑有水池,铺有石板桥,还有戏楼。

  拾级而上,祠堂二楼陈列着陆家人的三件宝贝:一是陆坚(即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二是陆机的《平复帖》;三是书法史上的煊赫名迹《陆游自书诗》。这些高仿品全由无锡陆氏宗亲提供。得知陆氏后裔为维护祠堂费尽了心力,陆德表示很愿意为家族做点事。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父亲陆定一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参与制定者和权威阐释者,又是这一方针的积极执行者。而毛主席当年亲笔题写的这8个字如今正在他家中,他准备将这一题词做成匾额贡献出来,“我回家以后就整理,这是陆家的荣耀”。

  这次来锡除了祭祖,陆德还将正式出任无锡陆氏宗亲会的荣誉会长。陆德向记者透露,虽然他住北京,又常年四处讲学,但他每年都会回无锡,因为他的根在这里。一直以来,陆德都十分关注无锡谱牒文化的发展,他表示,国家兴旺正需要一个个家族凝聚起来发挥其潜在的正能量,而家谱的修订正是中华文明的良好传承,具有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