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林徐氏宗谱》颁发庆典大会的贺词

人气:476

  尊敬的横林徐氏宗亲,各位嘉宾:上午大家好!

  今天《横林徐氏宗谱》(赐书堂)举行颁谱庆典。我代表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常州市祠堂文化研究会、武进谱牒文化研究会对《横林徐氏宗谱》续修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泱泱徐氏,华夏望族。徐姓,常州大姓。目前,全市有徐姓人口6.8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35%,居第6位。徐姓在全国排列第12位,占总人口的1.7%,约2000万人。可见常州徐姓人口密度之高。

  徐姓的主源始祖,是4000多年前的贤士伯益。因助夏禹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地,即今泗洪及安徽泗县一带,后建立了徐国。吴国伐徐,亡国后,徐氏子孙不忘故国,以国为姓,以徐偃王为远祖。子孙散居江淮间,有“徐氏十望,九出偃王”之说。

  据《横林徐氏宗谱》记载:始迁祖徐德辉,宋指挥使,自淮扈驾南渡,先居宜兴,后居郡城,生三子:长克正,举进士;次克忠,除滁州同知,号四贤堂先生;三克让。克忠生季明,季明生烨、炳。炳迁江阴。烨于宋末德祐乙亥(1273),元兵屠城时,匿藏洗马桥下(今常州市实验初中附近),为乱尸中生还者七人之一。有赞曰:“元兵屠城,靡有孑遗;髑髅乱积,洗马桥壝(音位)。伏藏我祖,梦断魂离;嗟哉七灵,念与死期。赖天眷德,保此肢体;为厥后者,兴思泪颐。”烨公在元代任常州织染局提领。

  五世养浩,号颐斋,烨公长子,生当元世,业儒精医,任无锡州医学教授。有谓:“徐氏医名,东南代不乏人,实颐斋始也。”子三:长仲谦,业医;三仲清,任湖州路医学教授,人称神医,名闻吴越。

  养源,号渊斋,烨公次子,明医士,生子六:仲德、仲厚、仲礼、仲贤、仲广、仲衡。养源,原居常,后迁横林行医,凡遇疾病寒馁者,或药或资,施济无已,至元延祐元年甲寅(1314),遂析居焉。仲衡、仲广皆擅医。养浩,养源共分八支,蔚为望族。

  养浩公女守贞,“神医”仲清之妹,通儒兼善医术,适常州路医学录胡祯。祯早逝,守节40余年。因孙胡濙任礼部尚书、太子太傅,御赐一品夫人。

  八世孟曾,讳述,号楚梦,矩公长子。精医术,人称“大神仙”,永乐钦召与官不受,赐袭衣以归。孟恂,讳迪,矩公次子,太医院御医,人称“二神仙”。孟伦,讳选,号杏坡,矩公第三子,人称:“三神仙”,一门三神仙,传为美谈。

  八世讳遂,字宏道。明宣德间为常州医学正科。子辖,字文武,登探花及第,封承德郎、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胡忠安(濙)公为撰墓志铭。

  十世徐生,字履初,号杏庄,明成化年御医,升太医院院判,加承德郎,使随北伐有功,赠官不受,仍供本职,进升院使。特敕命凡七道,封赠父祖如其官(父徐惠,字杏林;祖徐选,字孟伦,敕赠院使)。弘治十三年(1500)卒于任,上嗟悼之,赠奉政大夫,赐御祭一坛、祭文一道,遣常州府知府连盛行礼致祭。御祭碑及杏林公(惠)敕命碑、履初公(生)敕命碑均立于“仲清公御祭坟”,坟在德泽乡,今已不存,坟图存于谱。当年丧礼之隆重,极其荣耀,史所少见。

  宋明以来,赐书堂徐氏,以业儒精医闻名于世者众多。历朝仕宦儒生等,谱载242人,计宋3人,元2人,明84人,清153人。宋元明三朝名医,谱载69人,其中宋2人,元2人,明65人。以职称分:太医院院使3人,御医8人,太医院吏目2人,太医院医士7人,太医院药局副使1人,冠带医官9人;县州医学正科3人,医学训科2人,医学教授2人;征取明医3人,儒医9人,医士20人。我国儒学,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业儒精医者颇多,尤以吾常赐书堂徐氏为明代东南望族之特色,名垂史册。

  参天大树必有根,怀山之水必有源。家谱,是宗族文化,是寻根认祖的可靠依据。宗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与正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民族学、人口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近10年来,欣逢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盛世修谱,蔚然成风。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动议续修宗谱,常州修谱已走在全国的前列。2011年7月,徐小兴、徐洪大等发起成立《横林徐氏宗谱》(赐书堂)续修委员会,徐氏宗亲慷慨解囊,群策群力,同心同德,终于圆满玉成。

  由于本届修谱与上届修谱年代相隔较长,再加徐氏人口多,族人分布较广,对修谱工作带来不少难度,但修谱办公室成员精心合作、出色的完成好修谱工作,新修《横林徐氏宗谱》圆满成功。为常武地区谱牒文化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祝横林徐氏家族幸福安康,吉祥如意,事业兴旺!

 

作者为常州市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常州市祠堂文化研究会会长、武进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