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汤氏宗谱》面世

人气:336
    云阳镇汤甲村是丹阳南门外的一个大村,在明朝,汤氏名人辈出,在历史上留下辉煌一页。近日,由汤春曙、汤国庆等编纂的《云阳汤氏宗谱》面世,从而向世人展示了汤甲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云阳汤氏宗谱》记载,丹阳汤氏始迁祖是北宋扬州太守汤祥。北宋灭亡后,由于时局动荡,汤祥弃官南渡,途中拜访任丹阳县令的表弟王世远,于是定居东门城外云阳驿北的夥巷。到了明朝,汤祥的十世孙汤礼敬于弘治九年(1496年)考中进士,后官至刑部右给事中。汤礼敬为官清正,因参与清除宦官刘谨乱政而在《明史》中被列传,名垂青史。汤礼敬喜好田园风光,于是从丹阳城内夥巷举家迁居丹阳南门外堡头村(今汤甲村),子孙繁衍至今。汤礼敬对丹阳颇有贡献,曾于明正德年间主编《丹阳县志》。丹阳人民将汤礼敬列为乡贤,在乡贤祠供奉。明代,汤氏名人辈出,五代中有三人考中进士,除汤礼敬外,其孙子汤日昭和汤日昭的侄孙汤道衡均考中进士。汤礼敬的儿子汤用曾任浙江淳安县县令,他与“海青天”海瑞是至交,曾联手与权臣严嵩的党羽做过针锋相对的斗争。海瑞被嘉靖皇帝罢官后,曾应汤用之邀隐居丹阳汤甲村15年之久。汤礼敬的孙子汤日昭官至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四川布政使。汤日昭侄孙汤道衡曾任山东东昌知府、甘肃巡抚,总制三边军务。由于明代丹阳汤氏家族显赫,朝廷下旨为汤氏在村中建造气势恢宏的牌坊。
    据了解,云阳镇汤氏为地方望族,从宋代始迁丹阳的汤祥算起,汤氏已在丹阳繁衍了30多代,除了云阳镇汤甲村外,还分布在我市访仙、陵口、吕城、珥陵、司徒等镇。从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汤礼敬首修《汤氏宗谱》起,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丹阳汤氏共11次修谱。文革”中,汤氏宗谱》基本被毁。几年前,我市汤氏族人从南京图书馆找到光绪版和民国版《汤氏宗谱》后,进行了复制,并由汤甲村在外知名人士汤国荣、汤春曙、汤国庆等发起编纂,历时3年终于完成。该谱为丹阳汤氏第12次续谱,共3卷3册,由常州清砚谱社印制,线装宣纸本,共印刷42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