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汉班固《白虎通》:“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族人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宗与族异。族但举血统有关系之人,统称为族耳。其中无主从之别也。宗则于亲族之中,奉一人焉以为主。主者死,则奉其继世之人。” 宗族就是有男系血缘关系的人的有意识的组织,血缘关系是它形成的先决条件,人们的组织活动,才是宗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其结构因宗族内部人数多少和区分结构的不同而有差异。人口少的宗族,由家庭--宗族;稍大则为家庭——家族——宗族;宗族庞大的为家庭——家族——支族——宗族。宗祠也相应为总祠(大宗祠)——支祠或分祠——村祠——家堂。
宗族管理人员
王族由宗正、宗伯、宗人府管理。庶民百姓有祠堂机构管理。清初,宜兴
里任氏宗祠设有很多职司,如宗正,管祭祀;宗长,主管会族等务;宗正,协助宗长理事,掌管伦纪;宗直,处置族人纠纷;宗史,纪录宗族历史;宗课,管理宗族公共经济;宗干,协助宗长处理具体等务。此外杂役有宗守、守祠人、守墓人等。宗长就是族长,可以身兼宗子、宗正、宗直等多职。长房为大宗,其他房为小宗,大宗统治小宗。形成宝塔式统治机制:族长——分支长——房长——家(户)长——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