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江南汪氏合谱》玉成

人气:291
     参天大树必有根,环山之水必有源。家谱,是宗族文化,是历史图籍,是桥梁,是纽带,是寻根认祖的可靠依据。宗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与正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教育学、民族学、人口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江南汪氏,源远流长,为江南著名望族。历史上涌现过许多英雄人物,作家、画家以及富绅巨贾。
     据《江南汪氏合谱》记载:汪氏一世祖汪华,在隋末时,领导起义,统有六州。唐朝初年,奉藉归唐,唐高祖封他为越国公。生有九子(建、璨、达、广、逊、逵、爽、俊、献),后各自成派系。江南汪氏,都是越国公汪华的后代。
     近几年来,江阴续修宗谱,已形成良好的风气,走在全国的县市前列。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动议续修宗谱。《江南汪氏合谱》前届修于民国七年(一九一八),迄今逾九十四年,如再不及时续修,就有失修的可能。这次续修汪氏宗谱,是文化的抢救,主修汪良法先生以及很多汪氏宗亲慷慨解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汪氏族人做了一件大事、好事、善事,必将会让汪氏后人永远记住和敬仰。由于上届修谱年代久远,再加汪氏族人分布较广,对修谱工作带来不少难度,王煜声主编等修谱办成员精心、出色的工作,新修《江南汪氏合谱》必将列入江阴乃至江南优秀宗谱的行列。
     江南汪氏,忠贞传家,人才辈出。在历史和现实中,在庐江大地,华夏九州,直至海内外,汪氏家族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贡献,赢得了社会上的广泛赞誉。当今盛世,经济腾飞,政通人和,《江南汪氏合谱》续修的圆满成功,为远方的宗亲寻根问祖留下依据,也为有志儿女发展搭建一个新的平台。汪氏家族这个强大而睿智的群体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中,必将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