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陵芳田高氏宗祠(守愚堂)位于武进区横山桥镇省庄村委上高村东北,宗祠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新祠坐北朝南,地形开阔平旷,房屋高畅坚固,形式庄严肃穆。新祠东望芳茂山青峰叠翠,松篁葱郁;西为常州延陵故地,华夏闻名;南临东方东路园林化大道,交通便捷;北枕潞横河清流,绿水荡漾。
晋陵芳田高氏宗祠,历史悠久。据《晋陵芳田高氏宗谱》记载,晋陵芳田高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地址在冯安村村西,在太平天国农民军起事中宗祠毁于兵燹。待战乱平息族中先辈又于光绪丁卯年旧地重建,虽规模不大,仅单进四楹,前院后舍,小不盈亩,但布局合理,神龛精工,室内漆描彩绘,光耀悦目。丁亥年高氏族人续修宗谱,宗祠也同时加以整修,并确定宗祠堂名为“守愚堂”,面貌焕然一新。宗祠也成为族人祭祖,追怀先人的庄严场所,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至今村中老人还记得过去清明冬至时族人都要去祠堂祭祀祖先,逢到家谱续修成功盛事,村上大大小小都要去吃祠堂酒,有时还在祠堂门前搭台演戏,场面非常热闹。解放后,宗祠无人管理,先后办了小工厂,在大跃进时代为建造横山乡人民大会堂于1961年宗祠被拆,从此高氏宗祠被彻底损毁。直至2010年5月《晋陵芳田高氏宗谱》续修,重建高氏宗祠便同时进行,并组成建祠委员会,策划营建。高氏族人走访、察看周边的各式祠堂,确定了宗祠的设计方案。2010年6月27日奠基,随即动工兴建。历时半年,于2011年竣工,耗资近百万元。新祠设计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从前到后,一是墙门,二是拜殿,或者叫享堂、祀厅,是举行祭拜仪式的地方,三是寝室,是专为供奉祖先神位。
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高氏宗祠,是两进五间的形制,中间有天井,两边有庑廊,广场宽阔,砖木结构,冬暖夏凉,庭院式的仿古建筑。宗祠墙门楼花雕,建筑材料考究,罗底方砖铺地,工艺精湛,匾额、楹联、神龛享位复制一新,重现古祠风貌。墙门之前,一对花岗岩雕大狮,有1.9米高,重达4吨以上,墙门正上方悬挂“高氏宗祠”砖刻,四个大字用生漆漆成墨色显得格外威武庄严。拜殿正上方显眼着“守愚堂”金色匾额,书法苍劲有力,两边上方还悬挂着六块族亲捐助的金字匾额,以表族亲对高氏列宗列祖感恩大德之情。拜殿后面有一个宽阔的天井,天井中栽有两棵高大的桂花树,天井两边是有三米半宽的庑廊,庑廊左边墙上雕刻着远祖、始祖先辈的遗像,以表怀念祖先,右边墙上雕刻着高氏族亲捐助金额,以表尊祖敬宗的无私奉献精神。二进中上方悬挂三块金字匾额“树德无穷”“愚泽流芳”“仁儒传家”,二进是正寝,是大宗祠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大厅内正中朝南是远祖子羔公的神龛,上下首是始祖琼台公和起三公的神龛,其它左右方位是始祖起三公后代的神龛。
新建高氏宗祠以它的独特风貌,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祠内还有许多有意味的楹联,选摘如下:
楹 联
风至山中无不和畅,月生海上自极高明。
守愚坚贞本固枝繁,愚知不足光前裕后。
晋陵守愚传后裔,芳山高氏称望族。
守愚不觉世途险,无事始知春日长。
高风亮节,崇德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