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营桥巷,谱称周氏营桥支,是和石皮巷平衡的一条巷子。由于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原有的居民因拆迁而分散,至今已很难找到同一条根上的宗亲。为此,我只能从我的高祖起,续修自家八代人的一本谱。
我在自家的谱续修好以后,至今在为其他的周氏宗亲找谱,以便找到我们一条根上的宗亲,再汇编进去。我预先从一些渠道,如祠堂文化研究会、梁溪书友打听周姓需修谱的宗亲,然后登门向他们介绍当前无锡地区掀起的修谱热潮,激发他们续修宗谱热情。接着讲解一些编谱知识,还把从无锡、上海等图书馆抄录的《周氏宗谱》目录交给他们看。许多时间,我都陪他们去市图书馆,甚至上海图书馆查找《周氏宗谱》。
几年来,我已为张塘桥支、中村桥支、宅基留声芳巷支、新安老人桥支、南宅前周巷、五牧支、周道巷支、蠡港支、南宅小园里支等18支查找宗谱。有的支在我的帮助下,正在续修宗谱。虽然苦一些,累一点,我也是很高兴的。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华庄镇南场村的陆宗辉先生,冒着蒙蒙细雨,帮助我去他们镇的秦甲里走访我们三槐西沙王氏后裔的王荣初老人。
三天后,他又利用他熟悉情况的有利条件,自己驾驶摩托车带着我奔走十多里,遍访南泉镇前、后王两庄三槐西沙王氏后裔。南泉沙头是三槐西沙王氏的祖地。去年2月23日,又在他的热忱撮合下,与王梅青、王树青、王广林三位三槐西沙王氏后裔,前去南泉沙头寻根访祖。
五月七日,由他促成了王姓梁塘王巷、万思桥、邢墅桥等支的三槐西沙后裔约10多人,在太湖镇雪浪变压器厂聚会。通过多次走访,达到了联络感情的目的,从而为续修支谱创设了条件。
陆 先生与我们不同姓,却能如此积极地为王姓的事奔走,精神实在可佳。
作者:王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