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邦宪(1907~1946),乳名长林,字则民,又名博古,江苏无锡城内中市桥巷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产生),译著有《联共党史简明教程》、《共产党宣言》、《卡尔·马克思》等。关于他的婚姻,王学亮著有《中共领袖婚姻档案》,其中第六章《博古的两位夫人》文中提到:
博古,原名秦邦宪,24岁时曾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他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政客,他在中共总书记的位置上并没有待太长的时间,遵义会议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也是博古一生中最重要的分野。1946年4月8日,因飞机失事,他39岁即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他博学多才,温文尔雅,德高望重。在他的身上,不仅浓缩了一个江南才俊的性格命运,一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情怀,更体现了一位党的领导人的高风亮节。而在这历史的背后,他同时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华民族中的男性,他一样有着“七情六欲”。由于历史、文化、信仰、性格等多方面原因所致,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曾结过两次婚,他有两位夫人,但迄今为止,有关博古的婚恋史媒体报道很少,这里仅就他的两位夫人作一介绍,以便读者有所了解。
博古的第一位夫人刘群先,她是大革命时代无锡名扬一时的女工领袖;在长征中又是周恩来亲点的妇女队长;在抗战初期是中国工会的女领导人。后来她去苏联治病,在德军飞机轰炸莫斯科时,她被疏散,从此失踪,生死不明……
张越霞是博古的第二位夫人,浦江县浦阳镇人。她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妇女部长;1949年春参加接管北平工作,任中共北京市第四区委书记。1956年当选党的“八大”代表,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全国妇联第三届执行委员。
大概从来没有人提到过或者说没有人知道过,秦邦宪同志在她们之前还曾有过一位叫许宝书的未婚妻。这段史料,就记载在民国十六年孝源堂、敦彝堂铅印本江苏无锡《锡山许氏宗谱》中。《锡山许氏宗谱》六卷首一卷,四十册,我曾在“百家谱”里写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看看。在卷六许蘷凤的世系里,有这样记载:“蘷凤,宝树五子,字宿岩,号鲤庵,业儒,长芦、滦州、长凝官运支局经理、吉林官银号委员、江西财政厅屠宰税委员、无锡商埠局调查员,生于同治十二年癸酉三月十三日,娶秦氏,浙江候补巡检、国学生汉志长女,生于光绪三年丁丑五月十七日。子一,福圻。女三,长宝琴,适杨泗源次子毓棻;次宝云,上海伯特利医学专门学校妇科兼产科毕业生,不字;三宝书,字附贡生、浙江温州地方审判厅推事兼刑庭长、候补县知事、鄞县长兴等统捐局局长秦肇煌长子、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毕业生、上海大学肆业生邦宪。”
这里提到的秦肇煌,就是秦邦宪同志的父亲,字雨农(1869~1916),是一位仪表堂堂、性情豪放的文人,生平癖好饮酒赋诗,仗义疏财,但不事生产,不善经营家业。早年攻读法律,毕业于杭州法律学堂,清末曾先后在浙江省温州、宁波、兰溪等地任审判厅刑事庭庭长、统捐局局长等职。民国初年,一度在上海当助理律师。
《锡山许氏宗谱》修谱的这一年即1927年,秦邦宪21岁,其时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6年赴莫斯科,1930年回国),1928
年5月,和刘群先在莫斯科结婚。为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发生变故,而没有迎娶许家小姐,没有查到资料,留待以后有新的发现。许蘷凤虽只做过几任小官,但他的六弟许国凤(字彝定,号仁盦),官至内阁中书,学部主事,人称其“工书法,尤精汉隶”,我另藏的民国三十八年上海百宋铸字印刷局铅印本无锡《钱氏家谱》,就是他所题签,钱基博、钱基厚兄弟还是他的学生呢。
民国十六年本《锡山许氏宗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无锡图书馆等都有收藏,却没有一家知道这段宝贵的史料。当然,煌煌四十巨册,又是用小号铅字印刷,要想找到,谈何容易?所以实在忍不住佩服了自己一番,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笑看红尘人不老,求得一生乐逍遥,哈哈。
不过,我还是得老实坦白,这段史料是在查找其它资料时所意外发现,算是无心插柳之作。而真正算是秦邦宪家族的家谱,是民国十七年木活字本《锡山秦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十七册,今藏无锡图书馆,《无锡图书馆馆藏家谱目录·名人家谱提要》载录。这部家谱我没有见过,而《名人家谱提要》记载又极为简单,根本没涉及到他的世系如何。
不过,这部家谱修于1928年,已是他跟刘群先在莫斯科结婚的这一年,估计,在他的世系中不太会写到许宝书小姐了。毕竟,现在还没有资料提到过许宝书许小姐。
此段史料若能让研究史家有所一用,吾愿足矣。
作者:励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