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6日,盐城史氏五门族人齐聚盐城市康乐小区,隆重举行春季祭祖及《盐城史氏宗谱》第五次续修圆谱大会。中华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史火生,中华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史福田,以及南京史明近先生,金坛史利伟、史卫平先生,分别到会祝贺并讲话。
上午8时整,鼓乐声声,鞭炮齐鸣,历时三小时的祭祖活动拉开了隆重的序幕。接着举行了圆谱发谱庆典。大会由安书先生主持,少华先生向大家汇报五年来修谱工作情况;会长史火生先生,代表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史福田先生,作为《盐城史氏宗谱》特邀编审,也即席致词;《金坛史氏宗谱》总编辑史利伟先生,代表金坛史氏族人向盐城史氏表示衷心的祝贺。62世根昌先生代表盐城史氏头门二门族人、62世正祥代表三门四门族人,以及61世正春先生代表五门族人,分别发言。来宾和代表们的讲话情真意切,热情澎湃,会场上人潮涌动,掌声不绝于耳。所有与会宗亲都沉浸在热烈喜庆的气氛之中。
大会最后一项议程:发放家谱。族人们恭敬有序的双手接领新谱,又带着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打开族谱,急切寻找自己的谱系,家人的世表。
盐城史氏是溧阳侯吴中支的一个支脉。盐城始迁祖、48世守志公,明朝末年自苏州迁居盐城,并于崇祯十四年在盐城亭湖区伍佑镇北面购置土地,并为新址地界取名为“史家巷”。与苏州市人民路沿用至今的地名“史家巷”一脉相承。盐城史氏守志公至七世始分为:头门、二门、三门、四门及五门。五门一脉相承,相依相亲,世代传承,血浓于水。
《盐城史氏宗谱》创修于清朝宣统年间,由59世之杰先生主编,并由其令嗣咸中先生完成第二次续修工作。1982年至2000年的十八年中,61世裔孙安康先生又两次主修,完成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的续修工作。2005年,61世安书、安怀、安奎、安富等提议重修族谱,
63世少华先生担任主修。《盐城史氏宗谱》始修历史不长,文献缺失。少华先生勇挑重担,数次往返溧阳、南京、金坛等地,遍访苏南、苏北各大图书馆、档案馆,查询、征集各地族谱家乘资料,以求证史氏盐城分支源流。与本族专家一齐研究、共同探讨,并得到埭夏支南京洪禄宗亲和诸多学者指点帮助,通过查阅《吴中派史氏家乘表传》,和比对《吴中派史氏族谱》,确证守志公为溧阳侯四十八世孙,出自吴中分支。中断四百年之世系方可上朔,名正言顺,实现了认祖归宗之夙愿。全体史氏族人无不为之感奋。
新修《盐城史氏宗谱》传承清晰,系统分明,文采特具,缅怀有据,从此融入辉煌有序的大家庭。该谱溶历史文献、家族档案、风土民情、文学艺术于一体,是一部高质量的家谱。其中摘编《吴中派史氏家乘表传》41世史仲彬与明初建文帝的文献资料,得到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教授的肯定。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称赞“书做得很精,要呼吁学术界关注此书。”南京大学教授、明史专家潘群教授也肯定了史仲彬传纪与《致身录》内容的真实性。
2011年3曰6日盐城春季祭祖暨第五次续修《盐城史氏宗谱》圆谱大会,恰巧与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偶遇。也预示着盐城史氏在鼎族团结和谐的基础上,将会迈向更加美好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