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6日,江阴文林集镇南街彩旗飘扬,鼓乐齐鸣,鞭炮阵阵,来全国各地600多名文林包氏族人代表云集文林,假当地小学礼堂隆重举行《文林包氏宗谱》第七届续修告成弘发大会。会场前台两侧贴着巨幅对联:“文林包氏子孙繁衍兴旺发达,孝肃精神世代传承弘扬光大。”
大会由文林包氏第二十九世孙、中共江阴市长泾镇纪委书记包云丹主持,文林包氏第二十七世孙、本次续修宗谱委员会主修、常务副主任、原文林镇(今属祝塘)石堰村党支部书记包全南向族人汇报了修谱的经过,包全南感谢诸多族人为本届修谱圆满成功出资出力作出的贡献,同时感谢许多领导及各方人士在包氏修谱过程中的关心和帮助。
先后在大会上发言的包氏族人有:文林包氏第二十九世孙、浙江嘉兴市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包淑良,第二十九世孙、江阴市长泾镇花园村原党支部书记、民营企业家包文辉,第二十七世孙,原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江苏省工业厅厅长包生华,第二十八世孙、张家港市文联秘书长包文灿以及老长辈、文林包氏二十五世孙包生如,新华社记者包奇洪等。每一个发言者都表示:作为包拯后裔,应当继承和弘扬包拯的精神,多做好事、善事,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江阴市谱牒研究会会长、原江阴市文化局长薛仲良,常州市谱牒研究会副会长吴之光,江阴市谱牒研究会常务理事、本届续修包氏宗谱顾问委员周森树等到会讲话祝贺。最后文林包氏第二十九世孙、本届续修委员委主任、江阴祝塘镇人大主席包嘉铭向大家致辞。
谱弘发大会开始前,600多名族人还举行了祭祖仪式。
据记载,宋靖康二年(1127)包拯孙包钦(景年)自合肥徙句容再徙江阴,居西舜乡,即今文林,为江阴包氏始祖(第一世)。据文林包氏新谱统计:现海内外包拯后裔有二万多人。新修《江阴文林包氏宗谱》共66卷70本;明清二代出进士、举人多名,有记载的进士(含博学宏词)有第五世包翚,第六世包天麟(南宋经学家),第七世包植、包橒,第二十一世包敏(知府)等。近现代的党政军医名人有:原江苏省副省长包厚昌、铁道名医包允,眼科专家包寅嘉,原重庆市市长包叙定、二炮工程学院院长(少将)包富红、重庆工程兵学院副院长(少将)包楚忠等,还有一大批教授等专家级人才。本届修谱对文林包氏源流作了大量考证,认定文林包氏始祖包钦即包景年,为包拯最小的孙子后裔。考证过程在谱中作了说明。新谱对个别暂时无法联系到的族人留备考页,以便今后失考族人寻根和下届修谱对接。
新修《江阴文林包氏宗谱》将赠送安徽包公祠及江阴、上海、南京、无锡、常州、张家港、武进有关图书馆或档案馆、博物馆以及谱牒研究会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