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东北丰东乡白塔里,即今郑陆镇董墅村委陈家头一带。陈家头东北后白塔已拆除。陈家头南前白塔,古里社所在,尚有遗址。善人集资,重修庙宇,香火兴旺。白塔陈氏,闻名四乡,良有以也。
泱泱陈氏,当代第五大姓,总人口约五千八百余万,占全国总人口百分之四点六三。粵闽浙为主要聚集区,广东为第一大省,约占陈姓总人口百分之十三.常州市陈姓,名列第三,人口约十点三万人,占全市人口百分之五点〇九,常州『陈』字地名达一百一十五处。
姓源有三:一出自虞舜后裔,周武王封妫满(即胡公满)于陈(即宛丘,今河南淮阳仍有『老陈户』别称),为周初十二诸侯之一。楚灭陈,子孙以国为姓;至今已有三千五百多年历史。二出自妫(陈)完后裔。陈完奔齐,食邑于田,改为田姓。后人田和建齐,为战国七雄之一,灭于秦,田轸奔楚,封颍川侯(河南颍川),后世复姓陈,尊田轸为颍川始祖,称陈轸。此陈为当前陈氏最重要最宏大之主流。三出自外族改姓。
主要郡望:颍川、广陵、河南、下邳、东海、汝南。堂号众多,常州以星聚、德星、忠节、映山、颍川、官梅为多。
本宗远祖妫满,东汉始祖太丘长陈寔,字仲弓,谥文范先生,颍川人。党锢之祸起,自请囚禁;党禁解,辞不就仕。年八十余卒于家,赴吊者达三万余人,可见德望之高。故有楹联云:『太丘德望高,颍水渊源长。』郡望颍川(今河南长葛市北),堂号星聚。
常州陈姓第一人为陈杲仁,字世威,毗陵人,先世颍川,生于梁,卒于唐。葬雪堰镇太湖湾陈湾山。陈文帝天康元年(五百六六)进士,时年十七岁,特授监察御史,迁江西道巡察大使,隋大业五年奉诏讨宼有功,十三年封大司徒。宋赐庙号忠佑,南唐封武烈帝,常州府属各县均有烈帝庙。
历代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常州陈氏,历代进士有五十人,位列姓氏第六。第一位进士即陈杲仁,元代至正元年有状元陈祖仁。
近现代全国名人:国民党名将陈诚,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中共创始人、著名学者陈独秀,国民党元老陈果夫、陈立夫,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海军部长、民革中央副主席陈绍宽。中华人民共和国元老陈云,开国元帅陈毅,开国大将陈赓,开国上将陈士渠、陈奇涵、陈明仁、陈再道、陈伯钧;致公党主席、海外侨领陈其尤,数学家陈景润,历史学家陈寅恪、陈述、陈垣;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任陈叔通;昆虫学家陈世骧,植物学家陈焕镛,复旦大学校长、民盟中央副主席陈望道,著名教育家陈鹤琴,美术教育家陈之佛等。
近现代常州名人:文学家陈衡哲(女),著名作曲家陈蝶衣及其子著名音乐指挥家陈燮阳,著名水利专家陈椿庭,心脏移植专家陈子道,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教授、《世界汉语百科大词典》主编陈仁凤(女);血液病专家、南京医科大学教授陈玉心,考古学家、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陈全方,药学家、中国药科大学教授陈连植,电机学家、东南大学博导陈珩,水利规划专家、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陈雪英(女)。本宗族贤经济学专家陈伯庚,华东师大经济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本宗始迁祖大纯公讳昌益,明万历年间入赘徐姓,卜居兹里,支繁族大,散居附近数十里之内,有郡城,有江阴,至今共有二十六分支,约七百六十余户二千六百八十余人。始迁以来,秀者读,朴者耕,勤俭持家,自力更生,虽无高官富豪,宗风淳朴,耕读传家。曾于清代乾嘉盛世,修建陈氏宗祠,毁于咸丰洪杨战火,光绪甲申重建,前后三进各五楹,共十五楹。解放初办有陈家头小学,后改武城小学、陈家头中心小学。一九八四年以后相继为村办企业、个体企业所用。因此,保存完整,今改收回,重修宗祠。
白塔陈氏宗谱,不知创自何年,毁于洪杨战火,所存无几,而系表犹存。光绪十年甲申根据残谱续修,各支纷争,白塔另修支谱,一祖而析二支,一祠而立两庙,甚非计也。民国十五年乙丑(一九二六)三修仍合为一。今为四修,距上届长达八十六年之久,调查采访,更加困难。
民国旧谱共十二卷。宗亲陈小良陈卫兴悉心珍藏,保存完整,二〇一一年四月献出,得以续修。陈君小良于是年十二月五日不幸病逝,深可怀念,而其保谱功德,永誌不忘。
今逢盛世,修谱正当其时。中共董墅村委书记、族贤祥英君与有识之士振朝君等人,闻风而起,发动续修,广大宗亲,热烈响应。二〇一一年四月发起以听浩君为续谱编委会主任,伯元君为副主任,明洪君为主编,泉龙君等人为编委。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历经周年,即将玉成,明洪、泉龙诸君问序于余,余感其诚乐而为之。
余以为本届修谱,处于新旧两个不同时代、两种不同社会制度,新旧交替,青黄不接,无程式可循,无谱师可找,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本届续修,具有四大特点:
第一,属于抢救性质,谱牒为民间行为,是一个宗族的百科全书、平民史册,有特殊的文献史料价值,是我国文化宝藏、史料宝库。近百年以来,受到左倾思潮冲击,尤其文革浩劫,损毁惨重。如不抢救,即将失传。
第二,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历史使命。经过前阶段实践与探索,我们总结出『十六字』方针:『新旧并存,详今略古,创新发展,百花齐放』。『详今略古』者,就旧谱保存,,续修宜详。『创新发展』者,就是续修新内容三个结合:乡情与亲情结合,地缘与血缘结合,村志与家谱结合。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增设『乡土编』,充实村志内容;『艺文编』,充实文化内容;『风采编』,增强人物风采,宣扬好人好事。『文物编』,征集家族,当地各种文物照片,提升史料价值。『百花齐放者』,希望多种形式、多种体例,各种版本,相互映辉。
第三,续修宗谱,有利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华传统文化,祖先崇拜,『天地君亲师』,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血浓于水,寻根问祖,爱我中华。有利于海内外华人大团结,有利于海峡两岸和平发展。
第四,续修宗谱,有利传承传统道德,培养民族核心价值。『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民之八德』。续修宗谱,有利于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社会道德核心价值。有利于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之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繁荣富强。
由此可见,修谱功德,功在当代,德泽千秋,可贺可喜,特为之序,并为之赞曰:
白塔陈氏兮郡东族望,始祖太邱兮世泽流长;
迁祖昌益兮明代万历,本固枝荣兮遍布城乡。
盛世修谱兮文化弘扬,尊祖敬宗兮祖恩不忘;
继往开来兮与日俱新,试看今日兮再铸辉煌。
公元二○一二年岁次壬辰初夏之吉
八四叟吴之光谨撰
【注】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武进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原武进地方志办副主任、《武进县志》总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