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蒋氏,我国百家大姓列第四十三位。遍布川、苏、浙、湘等省,以四川为第一大省。常州姓氏列第九位。常州市区冠蒋字地名者达一百二十多处。蒋姓人口密度之高,有『江南无二蒋,无蒋不成村』之说。
受姓始祖伯龄公,周公姬旦第三子,受封蒋乡(今河南淮滨县期思镇)。后灭于郑,子孙遂以封地为姓。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郡望乐安(今山东青州市)。西汉远祖兗州刺史蒋诩,字元卿,拒仕王莽,退隐故里,竹下开三径,高风亮节闻于世,『三径堂』名由来如此。四世祖东汉大将军蒋横,讨赤眉有功,封九江逡遒侯,遭谗被害,后平反,封其九子为侯。第八子默,封云阳侯,居滆东宜兴柯山。第九子澄,封亭侯,居滆西湖墅里,(今宜兴官林镇都山蒋家村)。
澄公为江南始祖,亦为本宗始祖,子孙遍布全国。民国总统蒋介石氏亦系其后裔,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七日曾来宜兴都山祭拜澄公祖墓。
蒋氏显于汉,盛于唐宋,名人辈出,以迄于今。《江苏人物志》列十八人,《江苏艺文志·常州卷》列五十六人。武进历代蒋姓进士四十三名,列姓氏第十位,可见蒋氏人文之盛。以常州(州、府、市所属辖县武进、无锡、宜兴、江阴、金坛)为范围,有唐礼部尚书蒋乂,其五子:係、伸、偕、仙、佶,均为贤臣名相,宜兴旧有『五贤祠』。宋吏部侍郎蒋堂、文学家蒋防,龙图阁大学士、追封魏国公、蒋颖叔字之奇,均为宜兴人;宋御史中丞兼侍读学士蒋猷,金坛人;宋嘉定状元、刑部侍郎蒋重珍,无锡人;明万历进士书法家蒋如奇,宜兴人;清书法家蒋衡,金坛人;晚清词人蒋春霖,江阴人。民国著名教育家蒋维乔,武进人。
本宗始迁祖阜成公,于明洪武年间迁武进城南二十余里滆湖之东长廗村,以村巷长而得名,后以谐音改廗为队,称长队村,今为芦西村委,原属芦家巷乡,今属牛塘镇所辖。阜成公后裔分迁五支,均在附近十里左右范围内。
清咸丰洪杨之乱,村庄被焚,死伤离散者不计其数。咸丰元年辛亥所创修之谱牒被毁,惟族贤梦芳公仅存片帙之微,以是于光绪四年戊寅得以续修。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三修,民国二十年辛未四修,今为五修,失修已八十多年矣。
当今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盛世修谱之风起矣。族贤审时度势,奋起组织续修委员会,主任蒋志中,副主任蒋荣清、蒋中槐,主编蒋惠中,协编岳朝清。于二○一一年秋启动,并有塘落村族贤蒋汉荣提供珍藏旧谱七卷,蒲塘村族贤蒋仕根提供旧谱全套十二卷,得以顺利开展采访工作,功德无量。历经一年,即将玉成。今续修委员会请序于余,余虽年万迈,兴趣所至,乐而为之。
余以为当今续修,界于新旧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如何继承与衔接,缺乏经验,没有范本,认识淡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出现一些不伦不类、新旧夹杂、体例混乱、文字错讹等现象,亦属正常,不必苛求。但应注意:
第一,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方向,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民道德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和谐,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的。
第二,由于历史原因,失修年久,本届续修属于抢救性质,旧谱内容不加修改、不标点,有错讹可另附注释,全部继承,以供研究。
第三,坚持创新发展,旧谱不动,新谱另起炉灶。要有包容性,体现多元化、人性化;尊重自主权,保护隐私权。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继往开来,谱牒才有生命力,为新时代新社会服务。
因此,新谱必须反映三大特色:(一)时代特色。现在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应重视数据统计,反映沧桑巨变。族人所居从聚族而居的姓氏村落向五方杂居的新型社区推进发展。家庭模式,从封建大家庭向夫妻小家庭发展,出现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留守家庭。婚姻制度从封建婚姻演变成自主婚姻、法定婚姻、事实婚姻、AA制、丁克族等。姓氏可自主选择,以户口登记机关认定为准。特别是八○后、九○后独生子女结婚,非娶非嫁非赘,法律上权利义务双方平等。男女双方都可以挂线。生活方式,从贫穷落后向环保、绿色、低碳、科学化现代水平提升。应以大量调查资料、数据、照相图片,反映时代特色,或称『沧桑编』。
(二)地方特色。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做到血缘与地缘、亲情与乡情、家谱与村志三结合。记载族人所居村落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学校、祠堂、庙宇、遗址古迹、风俗人情、生产生活方式;旧式农具、用具、生活用品、灶头、毛坑即将消失,应摄影入谱。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作典型调查,进行对比。特别是住宅、高档用品,如轿车、笔记本电脑、新式手机、摄像机等等。应尽量挖掘收录文献资料如古代田契、户口簿、证书、光荣证等等。可列《乡情编》、《文献编》。
(三)宗族特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族中精英,如好干部、企业家、道德模范、优秀少儿,好人好事,取其光彩亮点,以当代语体文,或诗歌、或散文、或回忆,改革古代『传』、『序』僵化呆板形式。充实人物活动内容,可称『人物春秋编』或
『人物风采编』。
总之,当代修谱必须创新发展,方能真正成为『平民史册』、『百科全书』,才具有生命力、具有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方能与国史、方志共存互补,互为辉映;成为雅俗共赏、老少皆宜之家族史料、通俗读物,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美食。
以长队为始迁地的蒋氏宗谱续修工程,圆满完成,将为常州市谱牒文化事业增光添彩,可喜可贺,特为之序,并祝全体蒋氏族人团结奋进,再铸辉煌。
公元二〇一二年岁次壬辰冬至大吉
八五叟吴之光谨撰
【注】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武进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原武进地方志办副主任、《武进县志》总纂。